文二2018-11-16
包拯(999~1062),字希仁,宋代清官,仁宗时任开封知府、龙图阁直学士等职。谥号“孝肃”。庐州合肥(今属安徽)人。天圣五年(1027)中进士,历知天长县、知端州,后升为监察御史。后曾出任东京转运使、河北都转运使,及知瀛、扬、庐等州和知江宁府等。至和三年(1056),升为龙图阁直学士、知开封府等,不久权御史中丞,又任三司使,迁枢密副使。包拯一生清正廉洁、刚正不阿、直言进谏、执法如山。有《包拯集》传世。包拯是带有传奇色彩、家喻户晓、为历代人民所歌颂的“清官”典型,是清正廉明的象征。
包拯的故事
一、恪尽孝道 为政廉洁
包拯幼时并非天生聪慧,但做事极为认真,读书学习更是刻苦异常,再加上父母良好的教育,二十九岁时就考中了进士。此后不久,他被派往建昌县为官。此时父母已经年迈,很希望儿子能常伴左右,以享天伦之乐。包拯虽早有“辅佐君王,治国安民”的抱负,但他想到父母二十多年的养育之恩,就请求回到家乡任职。但依宋制,当地人是不得在当地做官的。因此,朝廷调包拯前往和州。父母仍是不舍,包拯毅然辞职。回家后,包拯侍奉父母,任劳任怨。双亲离世,他在墓地旁筑起草庐,为父母守孝。丧期届满,他仍不舍得离开。欧阳修曾称他“少有孝行,闻于乡里”,事实也正是如此。包拯这种至孝的美德为乡人所津津乐道,奉为榜样。
景祐四年(1017),在乡亲的劝说下,包拯才无比留恋地拜别亲朋,离开家乡,前往天长县担任知县。此时,他已年近不惑。初次为官,包拯就显示出断案如神的特点和刚正不阿的品质。
当地曾发生过这样一桩案件:一个农民发现自家的耕牛被人割去了舌头,他赶忙前往县衙报案,包拯让此人回家将牛杀掉。依宋朝法令,私宰耕牛是要受到处罚的,牛的主人听到这话虽满腹疑惑,但也无可奈何,就按包拯所说杀掉了牛。包拯此意在于引蛇出洞:割牛舌之人意欲陷害牛的主人,杀牛之举若被他看在眼里,他自然会前来告发。果然不出所料,不久就有一人前来告发。包拯大怒,立即对他严加审问。在罪证面前,这个人没法抵赖,招认了自己的罪行。
包拯体恤百姓,关心民众疾苦。他看到当地人因经常饮用不洁的江水,以致疾病甚多,就让人凿水挖井,使民众用上了地下水。当地人感激他的恩德,刻石来纪念他。
三年后,包拯因政绩突出,升任端州知州。端州出产的砚台久负盛名,每年都要向朝廷进贡,有些官员就假借进贡的名义,任意多加征收,送给权贵,以求仕途发达。这就大大加重了百姓的负担,以致怨声载道。包拯上任后,力图改变这种现象。他要求工匠只造足上贡的数目即可,官吏不得任意克扣,而他自己虽近水楼台,仍两袖清风,直到任满,也未用过一方端砚。离任时百姓感恩,送他端砚,他却拒而不受,投之湖中。后来投砚处出现一片沙地,当地人叫做“黑砚砂”,以赞颂包拯廉洁奉公的高贵品质。
二、直言奉谏 忧国忧民
庆历三年(1043),包拯被调往京城,担任监察史。这一职位可以对各种朝廷事务加以监督,使包拯正直的性格很有用武之地。任职期间,包拯对北宋的方方面面,提出了诸多中肯的建议。
当时张妃受宠,其伯父张尧佐也连连高升,宋仁宗任之为三司使。包拯认为张尧佐只是个“凡庸之人”,应“授尧佐以他职,别求才高之士委而任之”。仁宗又改任张尧佐为节度兼宣徽两院使,包拯与众御史坚持认为张尧佐的才能不足以担当此任,并力谏仁宗。仁宗自知理亏,无可奈何,答应以后不再提拔张尧佐。包拯不仅直言不讳、不避权贵,而且嫉恶如仇。他曾七次弹劾“罪行昭著”的王逵。王逵在朝中有很大的势力,自以为没人动得了他,无恶不作。包拯不畏艰险,先后七次上书,指责他“累任皆惨虐不法”,道出百姓的心声,要求为民除害,宋仁宗最终罢免了王逵。
在对外政策上,包拯反对北宋向契丹交纳岁币来维持和平的做法,他认为应当“训练士卒、选拔将领”,增强北宋的军事力量,使契丹不敢藐视北宋。任职期间,他曾出使契丹,接待的人故意刁难说:“雄州城新近开了一个便门,是不是想引诱我们的叛逃者,刺探边疆的事情呢?”针对对方的挑衅,包拯义正辞严,据理加以反驳,对方也无话可说。包拯还主张官员年满七十必须“致仕”(退休);经由恩荫制度授予官职的人须经考试才能为官;改革各路转运使兼任按察使的制度,等等。
后来,包拯历任三司户部判官,出为京东转运使,改尚书工部员外郎、直集贤院,移往陕西,又移往河北,入为三司户部副使。这个时期,包拯所任职务多为管理国家财政的官职,他注重减轻剥削、缓和矛盾,使百姓能够安居乐业。他体察民情,曾多次上书仁宗,要求减免赋税。
在出使四川时,他做出种种努力,减少军费开支,以缓解国家财政困难。陈州地方官府在征收赋税时,要求以货币替代实物,使农民受到商人的盘剥,包拯立即制止了这种做法。北宋时,政府可以强行购买所需物资,官员办理此事时中饱私囊,价格极不合理,百姓深受其害。包拯建议国家应以合理的价格,在百姓自愿的基础上加以征收。秦陇斜谷为建造船只,任意摊派,造成民不聊生的局面:木材向百姓索要,就连造河桥所用的竹索,也得百姓提供,往往数目巨大,百姓被压榨得生活困苦、流离失所。包拯将情况奏明皇帝,加以禁止。他曾前往河南一带,重点解决军粮的筹集问题,发现很多耕地被侵占,他就上奏,请求将用来牧马的一万五千顷耕地全部由百姓耕种,满足了农民对土地的需要。北宋实行禁榷制度,带来种种不便,影响到了民众的日常生活。包拯要求废除官方对盐的垄断,允许商人自由买卖。沈括曾大加称赞这种做法,认为“行之几十年”,“至今以为利”。包拯还注意“冗官”问题,认为冗官太多,影响国计民力,应大加裁汰。
包拯采取的一系列措施颇具成效。景祐二年(1050),包拯升任天章阁待制,知谏院,“包待制”之称由此而来。身为谏官,包拯在任职期间,敢于触怒龙颜,当面指正皇帝的失误。刚正的秉性使他不会察言观色、曲意逢迎、谄媚皇帝。他也深知自己的性格:“披沥肝胆,冒犯威严,不知忌讳,不避冤仇”。他屡次上书反对宋仁宗任意授予官职,以示恩宠;反对宋仁宗任意赦免犯罪之人;弹劾权贵们的不法行为;建议宋仁宗以唐魏徵的三篇奏疏作为行为的准则;批评宋仁宗不重视百姓的信任,任意改变法令;要求宋仁宗积极纳谏……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两年后,包拯改任龙图阁直学士,这只是个虚衔,没有实权。后来,他离开京城,到河北、庐州、池州(今安徽贵池)、江宁(今江苏江宁)出任地方官。包拯做事认真,为人踏实。他看到北宋“冗兵”所带来的种种弊端,力求经过整顿和改革,改变“老病冗弱”的状况。经过认真的考虑,他建议朝廷在边疆无战事时,解散河北的屯兵,将他们就近安置,发生战争时也可及时调遣;还建议朝廷发展义勇军。这样一来,每年的军费开支大为减少。他还建议为提高北宋军队战斗力、加强军事力量,改变宋兵不知将、将不知兵,以致临阵对敌号令不行的情形;丰收之年,多多储备军粮,既可减少开支,又可减轻运输困难等。然而,朝廷对他的主张不加重视。
包拯担任瀛州知州时,很多地方官员都挪用公款进行贸易活动,往往赔多赚少,算下来每年亏空十多万,大大损害了国家的利益。包拯知道此事后,不仅以身作则,坚决不动用府库钱财一分一毫,还将此事上奏仁宗,并加以整顿,使局面大为改观。
三、铁面无私 足谋善断
嘉祐元年(1056),包拯任开封知府,升为右司郎中。虽然只在任一年多的时间,但在他治理下的北宋都城,一片清平盛世的景象。
封建时代的官吏,判事断案是主要职责,而包拯在这方面的表现十分突出,人称“包青天”。关于他断案,有许多传说,比如“巧取赃物”。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一人在酒馆里喝酒,为避免醉酒后人事不知丢失银子,就托酒保保管。次日,酒保却起了坏心思,否认有此事,企图昧了财物。两人各执一词,争论不休,来到公堂之上由包拯审理。包拯一方面稳住两人,不准离开公堂;另一方面派人去酒保家,称其已供认不讳,果不其然,酒保家人忙拿出银子。证据确凿,银子归还失主,酒保也无可辩驳。
包拯不仅在办案上力求廉正清明,明辨是非,还对告诉程序所存在的不合理之处进行了改革。以往的制度规定,告状人须将状纸交给“牌司”,由“牌司”交给知府。这样,“牌司”就成为告状伸冤的第一道关口,虽位卑职微,却常常以此要挟,以之为敛财的手段,致使民情不能上达,民冤不得申诉。包拯上任后,规定百姓可直接前往公堂陈述冤情,当面辨明是非曲直。这就增强了司法审判的“透明度”,十分有利于司法公正。
包拯执法甚严,不徇私情,不畏权势,不怕树敌。有位官员欠别人钱,依仗自己位高权重,赖账不还,甚是嚣张。债主告到公堂,包拯查证属实,即强令该官员还清欠款。有一段时期,北宋都城开封阴雨连绵、洪水泛滥,冲倒房屋无数,百姓无家可归。包拯查明原因,是河道狭窄、排水不畅所致。继续深究,原来是朝中很多显贵依仗势力,占据河道两岸的土地修筑园林。他们居住在花园别墅,享受亭台楼榭,尽赏秀丽风景,而平民百姓却遭受洪水之苦。包拯极为愤怒,一声令下,将这些楼台尽数毁掉。有人告到宋仁宗那里,包拯据理力争,仁宗也没话好说。曾经有个宦官仗着皇帝恩宠,为所欲为,他伪造地契,假冒土地的主人,以为即使被识破,别人也不敢拿他怎么样。包拯仔细审查,发现“墨浮朱上”,即哄骗田主先签字画押,然后在空白纸上写字,证实此契确系伪造,便重罚了此人。
包拯这种秉公执法、铁面无私的作风深得百姓称颂,开封盛传“关节不到,有阎罗老包”。“拯性峭直,立朝刚毅,人以其笑为黄河清”。人们把包拯笑比作黄河水清,可见对他称誉之高。妇孺老幼皆传颂他的名字,对他铁面无私审理案件的经过更是耳熟能详。按照当时惯例,官员离任时其名字和任职时间须刻在府衙门口的“题名牌”上。人们常常抚摸开封府题名牌上包拯的名字,深深怀念,经年累月,他的名字十分光亮,可见受人敬仰之殷。
四、克己奉公 万世流芳
后来,包拯升为枢密直学士、谏议大夫,权御史中丞,可谓位高权重。他说话不会拐弯抹角,委婉表达自己的想法,只是直来直去,不免会让人误解。宋仁宗即位后,太子之位长期空置,包拯基于国家前途着想,对此事甚是担忧,上奏仁宗请求策立太子。仁宗认为包拯意图干涉朝政,介入皇位之争,就反问他欲立何人为太子。包拯解释道,自己之所以过问此事,完全是从国家利益出发,没有别的意思;自己已是垂暮之人,行将就木,会从中获得什么好处呢?仁宗听到这里,怀疑顿消,明白包拯的一片苦心,表示会考虑此事。包拯一生光明磊落,不避嫌疑。哪里会私藏祸心?包拯还建议实行减少内廷侍臣的数目、节省政府开支等措施,也是不加修饰、心口如一。
包拯无意于争权夺势,坚持实事求是。仁宗提拔张方平任三司使,这是关乎国家财政的重要职位,非廉洁之人不能胜任。包拯立即上书指责方平购买豪民财产,宋仁宗就罢免了他,另谋人选。宋祁被仁宗选中,包拯上书弹劾,此事便作罢了。后来,仁宗任命包拯兼任三司使一职。在不知内情的人看来,包拯贪婪权力、居心叵测。为此,欧阳修对包拯冷嘲热讽,说他因为贪权才对别人横加指责。包拯无意如此,只是机缘凑巧。他呆在家里,自觉问心无愧,不管别人说三道四,仍前去赴任。担任三司使时,包拯也是兢兢业业,一心为民。之前,府库物品强令百姓购买,不合民意,包拯改为自愿购买,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如何评价包拯?
包拯一生极为朴素,自四十一岁任职到病死于任上,中间虽有起伏,但仕途还是比较顺利的。他的俸银能够维持较好的生活,但他却以普通百姓的生活标准来要求自己。家中壁上有他的家训:“后世子孙做官的,如果谁贪赃枉法,就不让他再算本家人,死了以后也不能葬入祖坟。不遵从我的志向,就不再是我的子孙。”由此可以看出,包拯不仅严于律己,对子孙也管教甚严,要他们正直做人,廉洁为公,世代相传;若不遵守,就不再是包家子孙,这在封建社会是很重的惩罚。包拯不会和别人拉关系,朋友寥若晨星,亲戚也是少有往来;但他为人厚道,很多官员十分敬重他的为人。
后来,包拯在处理政务时患了急病。嘉祐七年(1062)五月二十五日,他病情加重,溘然长逝,终年六十四岁。病危时,宋仁宗曾前往包家探视。谥号“孝肃”。
包拯是一个不朽的形象。欧阳修在评价他时,指出这种性格既“天姿峭直”,又“思虑不熟”,有利有弊。但百姓永远不会忘记这位正直的为民请命的忠臣。因为包拯任过开封知府,人们就在府衙旁建起包公祠来纪念他。人们更发挥想象,美化包拯,对他加以种种渲染,赋予他奇异的经历。他是戏剧中最常见的人物,世人传说他脸黑如墨,被父母遗弃,哥嫂抚养他长大,他视嫂如母;说他是天上文曲星下凡;他弹劾王逵之事被编为《陈州放粮》等剧。
中国历史网 罗生门橘子 2020-03-17 17:10
中国历史网 罗生门橘子 2020-03-09 12:54
中国历史网 思慕 2020-02-18 09:16
中国历史网 文二 2018-10-25 20:00
中国历史网 文二 2018-10-24 19:00
中国历史网 文二 2018-10-24 19:00
中国历史网 文二 2018-10-24 19:00
中国历史网 文二 2018-10-24 1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