梓岚2018-08-02
我国宋代著名抗金将领岳飞有一首著名的《满江红》词:“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阙。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这首千古绝唱《满江红》慷慨激昂,豪气冲天,述说了一代名将岳飞誓将金兵赶出中原,洗雪靖康耻辱的豪情壮志,表现了岳飞收复失地的英雄气概和高尚气节。从古至今,每当国难当头,这首词不知激起了多少志士仁人前仆后继的奋勇斗志。
自古以来,《满江红》一词一直被认为是岳飞的作品。但是近几十年来,人们开始对此不断设疑,并展开争论。
怀疑者认为:
第一,这首词最早见于明嘉靖十五年(1536年)徐阶编的《岳武穆遗文》,这篇文章的根据是弘治年间浙江提学副使赵宽所书岳坟词碑。这首词不见于宋人、元人的书中,却突然出现在明中叶,来历不明,深为可疑。
第二,岳飞的孙子岳珂所编《金陀粹编》中的《岳王家集》也没有收录这首词。岳珂平生富于收藏,精于鉴赏,他与父亲岳霖搜访岳飞遗稿不遗余力。但是,从嘉泰三年他为《岳王家集》作序到端平元年重刊此书,共经历了31年,仍未收入这首词。
第三,《满江红》词中用了岳飞自己的事迹和典故,如“三十功名”、“八千里路云和月”,等等,作者自己用自己事迹的典故,真是匪夷所思。相反,根据这些尽人皆知的材料,拟作者是很容易写出这样一首词的。第四,《满江红》词的格调,与已证实的岳飞另一词《小重山》风格迥异,前者洋洋洒洒,慷慨激昂是豪放派风格;后者格调低沉,是婉约派风格。前后风格大不一样。第五,贺兰山不同于前人泛称的“玉门”、“天山”之类地名,它是实指。贺兰山在汉、晋时期还未见于史书,到北宋时才有记载。
唐、宋时人们以贺兰山入诗,都是实指。岳飞伐金要直捣的“黄龙府”,在今吉林省境内,而贺兰山一带却是明代时北方鞑靼人常常侵犯之地,距离岳飞伐金之地数千里之外,至南宋时已属西夏,并非金国土地,假设此词果真出自岳飞之手,“不应方向乖背如此”。
由于明代中叶开始北方鞑靼族入居河套,骚扰中原。鞑靼西攻甘、凉地区,多取道贺兰山后。弘治十一年(1498年)明将王越在贺兰山抗击鞑靼,打了第一个大胜仗。因此“踏破贺兰山阙”,“在明代中叶实在是一句抗战口号,在南宋是绝不会有此的”。所以,《满江红》不可能写于宋代,而是作于明代。
针对以上怀疑,认为《满江红》是岳飞作品的学者给出了答复。岳飞以“莫须有”的罪名被冤杀后,他的家产、文稿均被朝廷查封,因此岳飞的孙子岳珂所收录的《岳王家集》中很可能并未将岳飞的全部作品收入,根据现有的史料看,岳霖父子也确有遗漏的实证。例如:《宾退录》记载的岳飞的“雄气堂堂贯斗牛,誓将直节报君仇。斩除顽恶还车驾,不问登坛万户侯”一诗,就不见于岳珂编的《岳王家集》中,故不能根据他们父子当时没有收集到就断定真假的。
另外由于南宋时一直是主和派在朝中主政,主战派代表岳飞冤死,一直没有得到朝廷的平反,就连同情岳飞的人也是非杀即贬,而到了元朝由于统治者大肆压制汉人,蔑称为“南人”,岳飞这首慷慨激昂的词作《满江红》的命运,自然更是受到压制,于是直到明朝,才出现人们广泛吟诵的局面。
而从“三十功名尘与土”一句,可知这首词是岳飞在30岁或30岁前后有感而作。岳飞三十岁时(1133年)受到朝廷的恩宠,开始掌握指挥大权,此时他身受殊荣,感受深切;岳飞自20岁离开家乡转战南北,至30岁由九江奉诏入朝,行程加起来足有8000里,所以词中有“八千里路云和月”一句;岳飞30岁置司江州时,正逢秋季,当地多雨,所以词中又有“潇潇雨歇”一句。
关于《小重山》与《满江红》两词格调大不相同的问题,《小重山》作于岳飞37岁生活平静无战事之时,《满江红》则作于6年前征战不休之时,时代背景与感受全不相同,故两词风格迥异。就岳飞本人来说,虽然说他大部分词作的风格低回婉转,只有这首《满江红》粗犷豪放,但是并不是说岳飞本人只可以写一种婉约风格,不可写豪放风格的诗词。
就宋朝历史上的大词人而言,他们虽然各成一家,也并不是个个都是只有一种风格,随着时代境况、个人生活背景的变迁,像苏轼、辛弃疾,他们的词作中都是既有豪放之篇,又有婉约之作。
《满江红》词中“踏破贺兰山阙”的地理位置所指问题,“贺兰山阙”是泛指而不是实指,与词中的“胡虏肉”、“匈奴血”一样,是指女真,而不是实指匈奴。不能根据这一点就认为《满江红》写于明朝。
综上所说,《满江红》词到底是不是岳飞之作,争论双方都持之有据,很难统一。这场争论还可能继续深入下去。但无论如何,《满江红》这首词所体现的岳飞崇高的民族精神,都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
中国历史网 SuperAdmin 2020-09-29 16:13
中国历史网 苹果 2020-09-25 10:40
中国历史网 苹果 2020-09-25 10:34
中国历史网 苹果 2020-09-25 10:22
中国历史网 苹果 2020-09-25 10:16
中国历史网 罗生门橘子 2020-09-25 09:57
中国历史网 罗生门橘子 2020-09-24 17:04
中国历史网 罗生门橘子 2020-09-24 1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