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玄奘西天取经真实历史故事:没有徒弟只身一人西行

梓岚2018-08-14

贞观元年(627年)秋八月,唐朝僧人玄奘独自离开长安城,策马西去,开始了他“说走就走”的万里远行。

玄奘俗家姓陈,十三岁在洛阳净土寺剃度出家。少年玄奘非常好学,又悟性奇佳,很快就在佛法上有了一定造诣。隋末唐初,玄奘为避战乱,辗转去了四川;当时蜀地高僧云集,玄奘居蜀四五年,精研佛法,佛学修为大进。大约二十四岁时,玄奘离开四川,在游历各地,参访名师的同时,他自己也开始讲经说法,声名鹊起。年轻的玄奘得到佛教界的高度肯定,被誉为“初次散发出万丈光芒的太阳”。当二十五六岁的玄奘到达长安时,他已经成了具有全国性影响的名僧。

然而胸有大志的玄奘并不满足于此。在多年学佛过程中,玄奘深深苦恼于中土的佛经不够完备,异说纷纭,无从获解。而幸运的是,玄奘在国际化大都市长安,遇到了一位来自天竺(古印度)的僧人,听他讲经,受益匪浅。眼界大开的玄奘,顿时产生了到佛教的发源地天竺去留学深造的念头。

于是玄奘聚集了一批志同道合的僧人,联名向朝廷上书,请求授予“护照”,准许他们出境求法。但此时唐太宗李世民登基不久,百废待举,对弘扬佛法没有丝毫兴趣,遂下诏否决了僧人们的请求。得不到官方的许可和支持,其他僧人都打了退堂鼓,只有玄奘信念坚定,即使孤身一人,也要完成西行求法的伟业。

玄奘偷偷离了长安,一路向西,经过兰州、凉州(今甘肃武威),潜至紧邻国境的瓜州。正当玄奘盘算着如何偷越国境,继续西行时,他的图谋被官方获知。凉州都督李大亮颁布了“通缉令”,严令邻近州县搜捕、捉拿玄奘。搜捕文书发到瓜州,首先落到一位名叫李昌的中层官员手上。李昌知道瓜州境内最近来了一位僧人,估计他就是那个被通缉的玄奘。但李昌是一名虔诚的佛教徒,所以他并没有把这些情况禀报上级,率人去抓玄奘,反而立刻赶去向玄奘通风报信。

见面以后,李昌就拿着文书给玄奘看,并意味深长地问他:“师父您不是这个被通缉的人吧?”

玄奘一时陷入两难的境地:承认自己的身份吧,就会被遣返回长安;撒谎说不是吧,又违背了“出家人不打诳语”的戒律。当他纠结着不知怎么回答时,李昌通过观察,更加确定了玄奘的身份,进一步对他说:“师父一定要说实话,如果有什么问题,弟子帮您想办法。”

到了这个份上,玄奘只得实话实说,同时明确表达了自己西去求法的决心。李昌对此深表钦佩,当着玄奘的面三两下撕了文书,并提醒他为防后续追捕,要尽早离开。

玄奘听从李昌所言,急忙离开了瓜州,潜往边关,偷越国境。这一路上,玄奘差点被胡人向导杀害,也曾被边关守兵射伤擒获,在沙漠里又差点因缺水干渴而死。但玄奘心如铁,发愿“不求得大法,决不东归”。九死一生,备尝艰辛之后,他终于渡过葫芦河,绕过玉门关,越过五烽(五个“边防哨所”),穿越八百里沙漠,成功抵达了伊吾国(今新疆哈密)。

有大唐高僧来到伊吾的消息很快传到邻近的高昌国。高昌国王麹文泰笃信佛法,立刻派了使者请玄奘去高昌。贞观二年(628年),玄奘抵达高昌王城(今新疆吐鲁番),高昌王麹文泰亲自出迎,对玄奘极尽礼遇。不久,麹文泰就向玄奘开出优厚条件,希望他留在高昌,帮助发展高昌的佛教事业。

玄奘当然不能接受这个邀请,一边拜谢王恩,一边婉拒了他。麹文泰不肯放弃,苦苦挽留玄奘,表示“葱岭可移,我留您的心意不会动摇”。玄奘也进一步明确答复道:“我西来求法,不能中途停止,希望大王体谅。”

两人一来二去把话说僵了,高昌王发了火,从挽留变成了扣留。他怒气冲冲地对玄奘说,你要么留在高昌,要么我把你遣返唐朝,反正就是不让你西去!历史上的玄奘绝不是《西游记》里那个懦弱窝囊的唐僧,他的回答十分硬气:“大王能留下我的尸骨,但我的意识、精神你不一定能留得住!”

此后,玄奘用绝食行为以示决心。整整三天三夜,玄奘水米未进,眼看已是气息奄奄;麹文泰生怕把玄奘逼死了,只好服输谢罪,答应放他西行。不仅放行,麹文泰还与玄奘结拜为兄弟,倾其所能给“御弟”置办行装,为他此后的西行之路提供了莫大的帮助。

与高昌王洒泪而别之后,玄奘继续西行,经过阿耆尼(今新疆焉耆)、龟兹(今新疆库车)等国,翻越凌山(今山穆素尔岭),进入中亚地区。此后玄奘历经艰险,跋涉多国,经中亚而至阿富汗,进而到达印度。

当时的印度小国林立,分为东、西、南、北、中五部分,史称五印度或五天竺。玄奘先到北印度,游历十余国后进入恒河流域的中印度。贞观五年(631年),玄奘来到佛教圣地,印度万千寺院之首的那烂陀寺留学。在那烂陀寺学习五年之后,玄奘又出外游学,多年里足迹遍及全印度。

贞观十七年(643年),玄奘启程东归;贞观十九年(645年),玄奘带着数百部印度佛典,回到了阔别已久的长安。

数万里西行路上,虽然没有妖魔鬼怪作祟,但十多年间玄奘所遇之艰难困苦,为数也不少于八十一难。不像《西游记》中有神通广大的徒弟保护,玄奘只身一人,却智勇兼具,而且志向坚定,完成了这一场艰苦而伟大的旅行。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