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狂流2016-12-02
春秋战国是我们所熟悉的乱世之秋,其实之所以有这场长达百年的乱世之争,其来源于周初的大分封,为后世周朝的统治埋下无限祸根。
站在商朝的角度来看,牧野之战的结果的确不可思议,周与商相比,周就是一只癞蛤蟆,而商则是白天鹅。可气的是,白天鹅竟然落到癞蛤蟆手里。要问这白天鹅是怎么死的?估计是恶心死的,绝不是被癞蛤蟆咬死的。
白天鹅掉在癞蛤蟆面前扑腾,癞蛤蟆既兴奋又紧张,兴奋的是终于可以吃到梦寐以求的天鹅肉了;紧张的是无从下口呀,囫囵吞下去不是被噎死就是被撑死。唯一的办法,就是叫上其它的癞蛤蟆,肢解白天鹅,大家一起来消化,确保白天鹅不会起死回生。西周的分封制就是在这样的前题下确立的。
分封制确立了,接下来就是什么人该分?三类人可以得到封赏:第一类是宗室成员,跟王室有血缘关系的人,优先封赏;第二类是功臣,随周武王灭商人员,论功行赏;第三类是先代贵族,他们本来就是诸侯,重新分封他们,无非就是在他们执照上重新敲个章的意思。
这样一通分封下来,一共封了七十一个诸侯,宗室同姓诸侯达五十三个之多。宗室诸侯的代表有周公旦长子的鲁国,召公奭的燕国等,当然他们同时也是功臣;功臣诸侯的代表有姜子牙的齐国,以及成王时代分封的楚国等;先代贵族分封的诸侯有:神农氏后人封于焦,黄帝的后人封于祝,尧的后人封于蓟,舜的后人封于陈,夏的后人封于杞,商的后人封于殷。
分封中占大头的是宗室,血缘决定了利益。其次是功臣,论功行赏似乎不及血统的亲疏。再次封赏的是先代贵族,其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这些贵族们的封地都很小,并无实际的利益。值得一提的是,商朝的遗老遗少也得到了封赏,显然是安抚他们的,害怕兔子急了也咬人,毕竟周朝草创,尚经不起战争的洗礼。
分封完毕,大家都得到了各自应得的利益,高兴归高兴,但是接着一道紧箍咒来了一一宗法制新鲜出炉了。诸侯不光享受权益,还得尽义务。比如贡赋的义务,朝觐的义务,从征的义务等,宗法就是为了保证这些义务执行而产生的。
宗法制的实质就是把整个天下看成一个家,周天子是这个家的最大家长,称王,王的家叫天下,周天子是大宗,诸侯是小宗;诸侯的家叫国,称国君,国君分五等,分别叫是公、侯、伯、子、男,国君可以分封卿大夫,国君是卿大夫的大宗,卿大夫是小宗;卿大夫的封地叫家,称大夫,大夫不能向下再分封,封地由士们管理。士是最低一层的管理者,他们没有封地,但也是贵族,最末一等的贵族。
这样,整个国家的管理架构呈金字塔形,周天子居于塔尖,诸侯次一层,大夫再次一层,士是管理层的最低层。士之下是平民和奴隶,平民和奴隶享受的权益最少,所以他们承担的义务也最少,他们吃着地沟油,不用操着中南海的心,最少在战国开始之前是这样的。士与平民之间没有明显的区别,士若不努力,就会沦为平民,也就是说,他们应尽的义务也很少,即约束士的东西也很少,因此,士非常自由。由是,春秋时期游士阶层产生了,游士们著书立说,各抒己见,学术上空前繁荣,随之百家争鸣也产生了。
西周的分封制,实际上是一个武装移民的过程,这些移民们占领了丰美的土地,原居民们要么顺服,要么迁往更偏僻的地方,沦为“野人”,野人游弋于以周为主的华夏文明之外,不受统治阶级的管制。
【下节导读:周朝草创二年后,当家人周武王去世了,这对于刚刚安定的天下来说,无疑是晴天霹雳,周王朝将何去何从,诸侯们又将做出何种选择?请看下节一一《保驾护航》。更多内容抢先看,请关注同名公众号一一树先生说。】
中国历史网 SuperAdmin 2020-09-29 16:13
中国历史网 苹果 2020-09-25 10:40
中国历史网 苹果 2020-09-25 10:34
中国历史网 苹果 2020-09-25 10:22
中国历史网 苹果 2020-09-25 10:16
中国历史网 罗生门橘子 2020-09-25 09:57
中国历史网 罗生门橘子 2020-09-24 17:04
中国历史网 罗生门橘子 2020-09-24 1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