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为何要弃医从文

罗生门橘子2020-03-12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生于浙江绍兴一个富绅家庭。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先后毕业于南京路矿学堂、日本仙台医学院。著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小说《狂人日记》、《阿Q正传》、《孔乙己》、《故乡》、《祝福》、《伤逝》,散文集与散文诗集《朝花夕拾》、《野草》,文学论著《中国小说史略》及数百篇杂文等。2009年9月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之一。

   鲁迅的祖父曾考中进士,在京城做官,父亲也曾考中秀才,可谓书香门第、家学渊源。但在鲁迅13岁时,家里遭到了一场很大的变故,从此败落下来。

   鲁迅不仅家道中落,而且祸不单行,他的父亲又得了肺病,经常吐血。因为当时医疗水平比较低,始终也不能确诊是什么病,再加上家道败落,不能拿出更多的钱来治病;于是就按照绍兴民间的土办法来止血,让病人喝陈年磨研出来的墨水。又请当地的中医来诊治,吃了不少中药,还用了一些稀奇古怪的药引,最终也没能挽回父亲的生命。

   因此鲁迅当时误以为:“中医不过是一种有意或无意的骗子。”从此他立志学习西医,准备学成以后“救治像我父亲似的被误的病人的疾苦,战争时候就去当军医,一面又促进了国人对于维新的信仰”。于是他便到日本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去学习医学。

   鲁迅在仙台学习的第二年碰到了一件事情,使他改变了学医的志向。一次上细菌学课,需要用“电影”(即幻灯,当时称电影)来显示细菌的形状和活动情况。教师讲完后,还没到下课时间,便放了几段时事幻灯片子,放出的是不久前刚结束的日俄战争的故事:日军抓了一个中国人要枪毙,说他做了俄国间谍,刑场四周围了很多身强力壮的中国人在看热闹……这时,有的日本学生狂呼“万岁”,有的斜着眼睛看着鲁迅,议论说:“看看中国人这样子,中国一定会灭亡。”面对此情此景,鲁迅浑身像火烧一样,再也坐不住了,他猛地站起来,夹起书本愤然走出教室。

   鲁迅被这件事深深触动了。他想,日、俄两国为了争夺势力范围,在中国的土地上进行肮脏的战争,是对中国主权的侵犯。腐败的清王朝丧权辱国,人民又不觉醒,是中国落后的根源。看来,医学并非一件紧要的事情。如果中国人思想不能觉醒,即使体格如何强壮,还不是被帝国主义者抓去杀头?还不是只能成为示众的材料和麻木的看客?病死多少人倒不是主要的,主要的在于改变人们的精神,要唤醒人们,中国才能有希望。

   但是,用什么办法才能改变人们的精神,唤醒民众呢?鲁迅认为,在当时的海外留学生中,有学医的、学法律的、学工程制造的等等,这些只能在某一领域有所作为,而不能改变人们的精神。要改变人们的精神,首推文艺作品和活动。文艺能够提高人们的思想觉悟,能够把沉睡、麻木状态的人们唤醒,能够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只有这样,人们觉醒了,中国才有改变的希望。

   没过多久,鲁迅便离开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到了东京,联络了许寿裳等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筹办文艺杂志;不久开始了他的文学创作生涯,“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后来他写了大量杂文和小说,成为我国现代最伟大的文学家。

   鲁迅一生写作六百余万字,创作出了无数利国利民的优秀文章。毛泽东评价他说:“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宝贵的性格。”

标签: 鲁迅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