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继业为什么得到重用 杨继业是怎么死的?

文二2018-10-26

杨继业(932—986),本名重贵,又名杨业,原籍麟州新秦(今陕西神木北),《宋史》记载为山西太原人,宋朝名将、军事家。

杨继业的父亲杨信是麟州的富豪,后汉时,“自为刺史”,臣附于后汉、后周。杨信二子,长子重贵,次子重训。杨继业从小就擅长骑射,爱好打猎,武艺也高,20多岁便入仕太原的北汉政权,受到北汉皇帝的信任和重用。当时,宋太祖已经建立大宋王朝,全国统一大局已定。杨继业便向北汉皇帝提出了“奉国归宋”的建议,遭到反对。但他并未变心投宋,而是舍命保卫北汉政权。

后来,北汉战败,杨继业却仍在城南与宋军苦战。宋太宗早就听说杨继业是一员勇将,便派北汉亡国皇帝的亲信前去劝降。见到皇帝派来的劝降使者,杨继业悲愤地大哭了一场,投降了宋朝。宋太宗任命他为左领军卫大将军,知代州兼三交驻泊兵马部署。他驻守于代州,并于雁门之战中将契丹击破。后来就有了一旦契丹见到杨继业的军旗,即立刻退兵的轰动名声。人们给杨继业起了个外号,叫做“杨无敌”。这以后,杨继业一直在北部对契丹进行备战。

太平兴国四年(979年),宋太宗率兵灭北汉,准备乘胜伐辽,收复燕云十六州。宋军进至辽之南京(即幽州,今北京),为辽兵败于高梁河(今北京西直门一带),宋太宗负伤乘驴车仓皇逃归。

高梁河之战后,辽兵时常南下。经守准备之后,宋太宗于雍熙三年(986年)再次下令北伐攻辽。这次雍熙北伐,宋军兵分三路:主力东路军,由大将曹彬统率,兵出瓦桥关(今河北雄县),进军幽州;中路军以田重进为统帅,出飞狐口(今河北涞源北),攻打蔚州(今河北蔚县);西路军以潘仁美为统帅,杨继业副之,出雁门(今山西代县),进取云中(今山西大同)。

太平兴国四年,宋太宗高梁河大败,认为伐辽并非易事,他知道“杨业老于边事,洞晓敌情”。于十一月命杨继业为知代州(在今山西代县)兼三交驻泊兵马部署。第二年,辽兵入雁门,杨继业大败之。以后辽兵见杨继业的大旗,便引去。正因杨继业在对辽作战中有功,所以在这次北伐中,宋太宗不因杨继业是降将,而委之以西路军副统帅之职。

西路军在潘仁美、杨继业率领下,进展神速。出雁门之后,连取辽之寰州(今山西朔县东)、朔州(今山西朔县)、云州(今山西大同,应州(今山西应县)四州。中路军亦取得了不小胜利。东路军见中、西两路都取得胜利,求胜心切,两次进至涿州(今属河北),又两次退出,被辽将耶律休奇在岐沟关(在今河北涿州西南四十里)打得大败。这样,宋太宗急令中、西两路军队缩短战线,退回原防。并命潘仁美、杨继业护送云、应、朔、寰四州人民迁至内地。

这时,辽国萧太后与大将耶律汉宁率10余万大军进压西路宋军,寰州失陷。杨继业同潘仁美计议,暂不与辽兵交战,宋军离雁门时,让云州百姓先出,而宋之西路军到应州时,辽兵必然会来抗拒宋军,朔州百姓便可出城,直入石碣谷。宋军可于谷口预伏强弩,骑兵在路上援救,这样,三州之民可以保全。这是一个妥切的计划。但是,同行大将王傀以杨继业这样安排为“畏懦”,认为只要直趋雁门北川便可。另有大将附议王倪,杨继业指出这是必败之势。王倪等却反诬杨继业:“君侯素号无敌,今见敌逗挠不战,得非有他志乎?”而主将潘仁美却不发表意见,实际上同意了王倪的主张。这样,便由杨继业引兵从石峡路(即石碣谷口,山西朔县南下小路)向朔州进发。

杨继业对这次战略失策已有预见。他抱着报国的必死决心,率军前去迎敌。行前,杨继业对潘仁美说:“此行必不利。业,降将,分当死。上不杀,宠以连帅,授之兵柄。非纵敌不击,盖伺其便,将立尺寸功以报国恩。今诸君责业以避敌,业当先死于敌”。并指着陈家谷口对潘仁美等言道:“诸君于此张步兵弦弩,为左右翼以援。俟业转战至此,即以步兵夹击救之,不然,无遗类矣”。

杨继业出发后,潘仁美命王倪等率兵阵于陈家谷口,从寅时至巳时,王倪派人登托逻台(今山西朔县南,俗呼橐莲台)瞭望,发生错觉,以为辽兵已败,为了争功,王傀立刻领兵离开陈家谷口,沿着灰河(在山西朔县境内,亦名马邑川)向西南挺进二十里,后得到杨继业战败的消息,他又急忙率部逃跑。潘仁美竟不予制止。

杨继业同辽兵血战,自中午直到傍晚,把敌人引到陈家谷口。这时,陈家谷口静悄悄,无人把守。杨继业见约定的地点没人接应,气得直跺脚,只好带领部下转身跟追上来的辽兵展开搏斗,兵士们个个奋勇抵抗。但是辽军越来越多,到了后来,杨继业身边只有100多个兵士。他含着泪,高声向兵士说:“你们都有自己的父母家小,不要跟我一起死在这里,赶快突围出去,也好让朝廷得知我们的情况。”兵士们听了这些话,再看看杨继业浴血奋战的情景,感动得都流下热泪,没有一个愿意离开杨继业。最后,兵士都战死了,杨继业的儿子杨延玉和部将王贵也牺牲了。杨继业身上受了十几处伤,浑身是血,还来回冲杀,杀伤了几百名敌人。此时,辽国名将萧达凛从暗中放出冷箭,射中他的战马,马倒在地下,把他摔了下来。辽兵乘机围了上来,把他俘虏了。

杨继业被俘以后,辽将劝他投降。他抬起头叹了口气说:“我杨继业本来想消灭敌人,报答国家。没想到被奸臣陷害,落得全军覆没。哪还有脸活在世上呢?”他在辽营里,绝食了三天三夜,就牺牲了,享年约59岁。杨继业战死的消息传到东京,朝廷上下都为他哀痛叹息。宋太宗丧失了一名勇将,自然也感到难过,杨继业死后,宋太宗削潘仁美三级。

杨继业死后,他的子孙继承其精忠报国的遗志,坚持抗击辽国。其中杨延昭、杨文广最负盛名。北宋著名文学家欧阳修,称赞杨继业、杨延昭“父子皆名将,其智勇号称无敌,至今天下之士至于里儿野竖,皆能道之。”宋元的民间艺人把杨家将的故事编成戏曲,搬上舞台。到了明代,民间又把他们的故事编成《杨家将演义》《杨家将传》,用小说评书的形式在社会民间广泛传播。

名人名言

我他日为将用兵,亦犹鹰犬逐雉兔尔。

立尺寸功以报国恩。

上遇我厚,期讨贼捍边以报,而反为奸臣所迫,致王师败绩,何面目求活耶!

标签: 杨继业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