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二2018-10-26
郭子仪(697—781),祖籍山西汾阳,华州郑县(今陕西华县)人,唐代著名的军事家。
郭子仪的父亲郭敬之,历任绥州、渭州、桂州、寿州、泗州五州刺史。郭子仪身材魁梧,体魄健壮,相貌秀杰,他不仅武艺高强,阵法娴熟,而且公正无私,不畏权贵。郭子仪通过武举考试获得高等补左卫长史(皇帝禁军幕府中的幕僚长)一职。天宝八年(749年),他出任安塞军使,拜左卫大将军。后又出任天德军使,兼九原太守,朔方节度右兵马使。
由于唐玄宗专宠杨贵妃,不理朝政,政治十分腐败,终于导致了安史之乱。天宝十四年(755年),安禄山以“奉密旨讨杨国忠”为名,召集了诸蕃兵马15万人,号称20万,日夜兼程,以每天60里的速度长驱南下杀入中原。安史叛军长驱南下,势如破竹,一路上几乎没有遇到什么抵抗。
紧急关头,唐玄宗提拔郭子仪为卫尉卿,兼灵武郡太守,朔方(唐方镇名,镇治在今宁夏灵武西南)节度右兵马使,郭子仪被升任为朔方节度使,奉命率兵东讨叛军。
756年四月,朔方军旗开得胜,一举收复重镇云中(今山西大同),大败叛军薛忠义。接着郭子仪又使别将公孙琼岩率2000骑兵攻击马邑(今山西省朔县东北),大获全胜。马邑的收复使东陉关得以重开,从而打通了朔方军与太原军的联系,使安禄山下太原,入永济,夹攻关中之军事行动无法实现,从而赢得了战略上的主动权。捷报传到京城长安,人心稍安,郭子仪以功加御史大夫。
这时,由郭子仪推荐的新任河东节度使李光弼东出井陉(今河北井陉西北),攻下常山(今河北正定)。叛军将领史思明部反攻,妄图夺回常山,李光弼向郭子仪告急。郭子仪于与李光弼合兵一处,九门(今河北正定东)一战,大败叛军。这时,郭子仪曾经建议,北取范阳,直捣叛军巢穴以减轻潼关的压力,但没有得到唐玄宗的许可。
七月肃宗在灵武即位,调郭子仪部到灵武,并以郭子仪为兵部尚书兼宰相。至德二载(757年)二月,郭子仪率军攻下河东(今山西永济),肃宗也由灵武到了凤翔(今陕西凤翔)。四月,肃宗命郭子仪为天下兵马副元帅(元帅为皇子李俶),继续征讨叛军。
九月,郭子仪率唐军15万逼近长安,与叛军10万人相持于长安西南香积寺北沣水之东。经过激战,叛军全线崩溃,唐军收复长安。郭子仪乘胜东进,追叛军至潼关,占领华阴(今陕西华阴)、弘农(今河南灵宝)。
757年,安史叛军发生内讧,安禄山被帐下李猪儿杀死,其子安庆绪放弃洛阳,北渡黄河,逃至保邺(今河南安阳北)固守,唐军收复洛阳。肃宗回到长安,召郭子仪还京。肃宗派人隆重迎接郭子仪于京城以东的灞上,见了郭子仪,感激涕零地说:“虽吾之家国,实由卿再造。”
干元元年(758年),肃宗调动各路大军进攻安庆绪。郭子仪等唐军围困保邺,并引漳水灌城。这时史思明为援救安庆绪截劫唐军的粮草,又以声东击西的战术不断袭击唐军。干元二年(759年),唐军与史思明叛军展开激战,双方均遭重大损失。郭子仪退向河阳(今河南孟县),保卫东京。肃宗召郭子仪还京,免其军职,以李光弼为天下兵马副元帅,取代郭子仪的职务。不久,代宗即位,又解除了郭子仪的兵权,调他回长安。
正当唐政府边兵内调,把主要力量用于平定安史之乱的时候,西方的吐蕃和党项乘机向东发展势力,凤翔(今陕西凤翔)以西,邠州(今陕西彬县)以北的地方失去控制。郭子仪看到这种危机的存在,曾建议不可忽视这方面的问题,但都没引起代宗的重视。
广德元年(763年),吐蕃开始东进,边将向朝廷告急,宦官程元振置之不理,根本不向代宗报告。吐蕃顺利东下,很快到达泾州(今甘肃泾川),泾州刺史高晖投降,并引吐蕃深入内地,一直过了邠州(今陕西彬县),代宗始有所闻。吐蕃继续东进至奉天(今陕西干县)、武功(今陕西武功西),京师震动,代宗才命雍王李适为关内元帅,郭子仪为副元帅,出镇咸阳(今陕西咸阳东)。郭予仪久居京师,手下没有军队,临时凑集了20余人到咸阳,面对20余万敌军,当然难以有所作为。他派人向皇帝告急,由于程元振从中作梗,也未能见到代宗。
吐蕃逼近长安,代宗仓促出奔陕州,郭子仪循秦岭而东,沿途收容唐军散兵,驻军在商州(今陕西商州)。他认为从商州出蓝田(今陕西蓝田),吐蕃自然不敢东进,代宗在陕州也就安全,于是,代宗没再坚持调他东去陕州的意见。郭子仪派长孙全绪率200骑出蓝田,观察敌情。长孙全绪白天击鼓张旗,虚张声势;夜间多处燃火,使吐蕃不解其意。
同时,还有数百人于夜间在长安城中击鼓吶喊,还发出郭子仪将率大军到来的消息使吐蕃惶恐不安。在这四面楚歌声中,吐蕃感到无力控制长安,只得撤兵西去。腊月,代宗回到长安,郭子仪等到浐水以东迎接。代宗羞愧地对郭子仪说:“用卿不早,故及于此。”自此以后,郭子仪的声望更高了。
平定仆固怀恩,又是郭子仪的一大功绩。安史之乱结束后,仆固怀恩率朔方兵驻屯汾州(今山西汾阳)。河东节度使辛云京怀疑仆固怀恩与回纥有勾结,遂向代宗密奏仆固怀恩欲反。仆固怀恩受到猜疑,有诏书也不敢进京。当代宗征求除去仆固怀恩之策时,有人建议:仆固怀恩所统之兵皆郭子仪旧部,如果派郭子仪去统领这支军队,仆固怀恩就一筹莫展了。
代宗遂命郭子仪为关内、河东副元帅、河中节度使。仆固怀恩感到危在旦夕,遂举兵反唐。他进攻太原失败,带三百人逃往灵州(今宁夏灵武)。郭子仪到了汾州,仆固怀恩所部,皆鼓舞涕泣,喜其来而悲其晚。仆固怀恩到了灵州,勾结回纥、吐蕃,大举内进。郭子仪奉命出镇奉天(今陕西乾县),在干陵之南大败仆固怀恩。
永泰元年(765年),仆固怀恩再次勾结回纥、吐蕃内进。仆固怀恩中途暴病而死,郭子仪用分化手段,拉拢回纥,共击吐蕃,迫使吐蕃退兵。
郭子仪戎马一生,屡建奇功,但他从不居功自傲,忠勇爱国,宽厚待人,因此在朝中有极高的威望。李光弼和郭子仪同为唐朝著名将领,曾经同在朔方镇当将军,可是两个人的关系并不太好,互不服气。安史之乱爆发后,唐玄宗提升郭子仪任朔方节度使,位居李光弼之上。李光弼怕郭子仪刁难他,曾想调到别的方镇去。这时朝廷要郭子仪挑选一位得力的大将,去平定河北。
郭子仪出以公心,推荐了李光弼。李光弼却认为郭子仪是借刀杀人,让他去送死,可是朝廷成命又不能不服从。临行前对郭子仪说:“我赴死心甘,只求你不要再加害我的妻子儿女好吗?”郭子仪听到他冤枉自己的话后,流着热泪对他说:“现在国难当头,我器重将军,才点你的将,愿与你共赴疆场讨伐叛贼,哪里还记着什么私忿呢?”李光弼听了非常感动,两人手扶手相对跪拜,前嫌尽释。有一次郭子仪率军击破吐蕃灵州,凯旋班师。宦官鱼朝恩出于忌恨,“使之发其父墓”。
事发之后,恰遇郭子仪从泾阳来长安朝廷述职。朝廷内外均为此事焦虑非常,生怕握有重兵的郭子仪勃然震怒,发生变故。当然,换了其他人,对此作出强烈的反应也是属于很正常的。因为在封建社会中,父母坟墓遭到任何亵渎,乃是非报不可的深仇大恨。
所以当郭子仪入朝后,唐代宗马上好言劝慰,以图缓解郭子仪的情绪,可是郭子仪的态度却让所有人吃惊和钦佩,他不但没有责怪朝廷,反而痛切地自我谴责,说:“我带兵多年,不能完全禁止部下的暴虐行为。将士中也有毁坏别人坟墓的,这均系我治军不严所致。如今我自己父亲的坟墓被他人挖掘,乃是上天借他人之手对我的过错进行惩罚,而不能归结于人为的祸害。”他的这一番慷慨陈辞,使得满朝上下无不为之感动。
郭子仪功德越高,人们越尊重他。吐蕃、回纥称他为神人。皇帝都不直接呼他的名字。甚至有些安史叛将也很尊重他,因为他曾施恩于很多人。安庆绪的骁将田承嗣占据魏州后,蛮横无理,飞扬跋扈。郭子仪派遣自己的一个部将去见他。田承嗣倒很规矩,还向郭子仪所在的方向遥望叩拜,指着自己的膝盖对使者说:“我这双膝盖,不向别人下跪已有多年了,现在要为郭公下跪。”他麾下的老将军数十人,都是王侯显贵,郭子仪颐指他们进退,他们就像奴仆一样,听从他的安排和指挥。
郭子仪处处做士兵的榜样。他领兵打仗从不侵犯百姓的利益。当时,连年战争,农村经济破坏,农民生活困难,负担很重,筹集军粮确实不易。为了减轻人民的负担,他不顾自己年迈力衰,亲自耕种。在他的带动下,官兵在休战时,一边训练,一边参加农业劳动。动乱时期,他的驻地丰收的庄稼到处可见。
郭子仪不仅得军心民心,事奉圣上也很忠心勤谨。无论是手握强兵,还是方临戎敌,诏命他何时入朝,他从未迟延过。在他被幸臣鱼朝恩谗毁,削去兵权后,仆固怀恩率10万大军进逼京师,正当用人破敌之急,朝廷恢复和加封他为太尉,分宁、泾原、河西及朔方招抚观察使,关内河东副元帅,中书令等一系列虚职和实职。
郭子仪从不把打仗破敌当作升官发财的敲门砖,他坚决要求辞去太尉之职,只保留招抚观察使一职即可。他上奏说,自兵乱以来,纲纪破坏,时下与人比高低、争权势已成风尚流行,他希望朝中兴行礼让,就由自己开始实现。他还说,自己早已懂得知止知足的道理,心中惧怕盈满之患。等到秩序安定,仆固怀恩被擒,往昔的官爵决心一无所受。
经过他再三恳让,才辞掉了太尉之职。但这位四朝柱石,卫国功臣,理应受到宠遇。他权倾天下而朝不忌,功盖一代而主不疑。德宗尊他为“尚父”。他既富贵而且长寿,后代繁衍安泰。他有八子七婿,都是朝廷重要官员。孙子有数十人之多,当孙子来问安,他都无法分辨谁是谁,只是颔首而已。
建元二年(781年),郭子仪以85岁的高龄辞世。德宗沉痛悲悼,废朝5日,下诏书高度评价和追念他,按律令规定一品官坟墓高1丈8尺,特下诏给他加高10尺,以示尊崇。君臣依次到府第吊唁,皇帝还到安福门临哭送行。郭子仪生前死后,哀荣始终。
名人名言
贼来则守,贼去则追,昼扬其兵,夜袭其幕。
老臣受命,将死于外;没有见到陛下,是会死不瞑目的。
能驱逐戎兵战胜敌人,与我朝和好而凯旋,不亦善乎!
现在国难当头,我器重将军,才点你的将,愿与你共赴疆场讨伐叛贼,哪里还记着什么私忿呢?
中国历史网 SuperAdmin 2020-09-29 16:13
中国历史网 苹果 2020-09-25 10:40
中国历史网 苹果 2020-09-25 10:34
中国历史网 苹果 2020-09-25 10:22
中国历史网 苹果 2020-09-25 10:16
中国历史网 罗生门橘子 2020-09-25 09:57
中国历史网 罗生门橘子 2020-09-24 17:04
中国历史网 罗生门橘子 2020-09-24 1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