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二2018-09-17
明仁宗至明英宗时期,明朝廷有三位顶梁柱,分别是杨士奇、杨荣、杨溥,世称“三杨”。他们作为辅臣,在安定边防、整顿吏治、发展经济上起到较大的助力作用,使明朝的国力继续沿着鼎盛的轨道发展。而这三人中,以杨士奇最具传奇色彩。
“三杨”中,杨荣、杨溥都是进士出身,只有杨士奇是自学成才。建文帝登基后,征召各地儒士编撰《太祖实录》,三十四岁的杨士奇被江西吉安府推荐给了翰林院。在编撰资格的考试中,无论是笔试还是口试,杨士奇均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最终以布衣身份被任命为编纂官,轰动一时。
杨士奇像
尤其是在口试中,杨士奇对秦汉以来历史的研究造诣,给主考官王叔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王叔英认为杨士奇是难得一见的史才,于是推荐给建文帝。建文帝非常赏识杨士奇的才学,让他进入了智囊团兼秘书机构的翰林院,并任《太祖实录》总编辑方孝孺的助手。
由此,杨士奇开始了官场生涯,并一步步成为朝廷举足轻重的人物。
靖难之役后,杨士奇的才识得到朱棣的赏识,被升任为翰林院编修。不久,他又被选入内阁,主管机务,几个月后升为侍讲,成为正三品的大臣。
因为受到朱棣倚重,杨士奇被任命为左中允,为太子朱高炽讲学,并协助太子处理一些日常事务。
辅佐太子看似简单,实则不然。一是朱棣对太子不是很满意,有废立太子之意;二是太子的弟弟朱高煦一直对太子之位虎视眈眈,经常在朱棣面前挑拨离间。
如何帮助太子赢得朱棣的好感,躲掉来自朱高煦的明枪暗箭,时时刻刻考验着杨士奇。
永乐九年(1411年),朱棣北巡归来,问杨士奇太子朱高炽在监国时的表现。这可是一个大难题,如果杨士奇说朱高炽平易近人与群臣打成一片,必然会让多疑的朱棣不悦,猜疑朱高炽有结交大臣夺权的野心;如果说朱高炽高高在上,又显得朱高炽不是一个合格的太子。
结果,聪明的杨士奇避重就轻,回答朱棣:“太子每天刻苦读书,孝敬皇后;太子天资聪慧,出现了过失一定要弄清楚,及时改正,没有辜负皇帝您的托付。”朱棣听了十分高兴,对太子也多了几分满意。
永乐十二年(1414年),朱棣再次北伐,杨士奇留在京城辅佐朱高炽监国。随侍成祖身边的朱高煦和朱高燧联起手来,在朱棣面前说太子的坏话。再加上朱棣返还时,朱高炽接驾来迟,又有人说太子在监国期间好吃懒做,朱棣不禁大怒,下令将“太子党”全部逮捕投入监狱,姗姗来迟的杨士奇幸免于难。
杨士奇不仅没有与太子撇清关系,在面对朱棣的质问时,还主动揽下了责任:“太子接驾来迟,不是对陛下不满,而是我们这些做臣子的听错了皇帝回京城的时间,才造成这样的误会!”朱棣了解杨士奇的为人,知道他不会说谎话,这才消了怒气。
同时,朱棣对于有人说太子坏话也心存疑虑,慢慢查出这些恶言出自朱高煦和朱高燧的授意。
朱高煦能征善战,靖难之役中多次立下战功,并救朱棣于危难之中。朱棣一度想把朱高煦立为太子,但出于多方面考虑,最后还是立了长子朱高炽为太子。虽然朱棣心里觉得亏欠朱高煦,但他决不允许朱高煦阴谋夺嫡,兄弟间手足相残。
朱棣面对皇儿的作为,一时间不知道该怎么办,就问太子的近臣蹇义,蹇义不敢回答。他又问杨士奇。杨士奇知道这个问题很难回答,说重了是离间皇帝的父子感情,说轻了无法揭露朱高煦的阴谋。
于是杨士奇权衡再三,对朱棣说:“我和蹇义都在东宫辅佐太子,别人也不敢对我们说汉王的事。但是汉王知道陛下要迁都北京,却总是要求留守南京,请陛下考虑下他的用意!”朱棣听后默默不语,不久就强命朱高煦回到自己的封地青州(今山东益都)。
可以说,杨士奇用自己的智慧,一次次把朱高炽从危险中拉了回来,为朱高炽登基立下汗马功劳。不仅如此,在朱高炽登基后,杨士奇继续发挥着自己的才能,辅佐朝政。当时有大臣上书称赞太平盛世,杨士奇却直言不讳,指出洪熙年间朝政的不足。
同时,杨士奇勇于谏言,对朱高炽在用人方面的一些错误直言不讳。
可惜的是,朱高炽登基才十个月便驾鹤西去。年逾六十的杨士奇,接下仁宗重托,继续辅佐宣宗朱瞻基。在杨士奇的建议下,朱瞻基减免税赋,严惩贪官污吏,任用贤臣。一时间,明朝社会安定,经济发达,人民安居乐业,出现了盛世的景象,号称“仁宣之治”。
就是这样一位治世能臣,经历五朝五帝,将自己的一生献给了明王朝,却没有时间管教自己的儿子。当儿子杀人的罪证摆在杨士奇面前时,他深感对不起朝廷,对不起百姓,最后引咎告老还乡。纵观杨士奇的一生,实在是令人敬佩。
中国历史网 SuperAdmin 2020-09-29 16:13
中国历史网 苹果 2020-09-25 10:40
中国历史网 苹果 2020-09-25 10:34
中国历史网 苹果 2020-09-25 10:22
中国历史网 苹果 2020-09-25 10:16
中国历史网 罗生门橘子 2020-09-25 09:57
中国历史网 罗生门橘子 2020-09-24 17:04
中国历史网 罗生门橘子 2020-09-24 1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