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泊凉2018-09-25
梁启超称他为“前清学者第一人”,胡适等人更是称他为中国近代科学界的先驱者。他,就是戴震。
戴震(1724-1777),清代著名语言文字学家、哲学家和思想家。字东原,安徽休宁人。他是清代中叶最具个性的儒学大师,他在学术上、思想上的卓越建树,对他生活的时代以及后世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戴震祖上虽然当过大官,但是到戴震父亲这一代时已是平常百姓。戴震父亲戴弁是一个贩布的商人,做着小本生意,走南闯北,仅可糊口。据说戴震出生那天雷声震天,所以父亲为他取名为戴震。
传说戴震十岁的时候才会说话,大概是因为聪明蕴蓄得太久的缘故,他后来跟随老师读书,看一遍就能背下来,每天如果不背诵几千字不肯罢休。这里有一个“戴震难师”的故事。
老师在教《大学》中的一段时,戴震问老师:“凭什么说这是孔子的话,而由曾子记述?又怎么知道是曾子的意思,而由学生记下来的呢?”老师回答他说:“这是朱文公说的。”他马上问:“朱文公是什么时候的人?”老师回答他说:“宋朝人。”
戴震问老师:“曾子、孔子是什么时候的人?”老师说:“周朝人。”戴震又问:“周朝和宋朝相隔多少年?”老师说:“差不多两千年了。”戴震问老师:“既然这样,朱文公怎么知道这些?”老师无法回答,感叹道:“这不是一个寻常的孩子啊!”
戴震虽然年纪很小,却敢于质疑,不盲从于老师,表现出与众不同的一面。也正是因为如此,他后来才倡导朴学,敢于批判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程朱理学,这对晚清以来的学术思潮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三十三岁的时候,戴震迎来了人生的转折点。乾隆二十年(1755年),戴震去衙门状告一个家族子弟强占祖坟,不料这个强横子弟仗着自己身家丰厚,买通官府,反诬戴震不守法纪。县令要拿戴震治罪,他只得逃走,后来到达京城。
也就是在京城,戴震结识了姚鼐、纪晓岚和钱大昕等大家。姚鼐是一代文学大家,却一度想拜戴震为师,跟戴震一起研究学问。后来《考工记图》和《勾股割圆记》出版,戴震成为京城名人,一时声名鹊起,名扬天下。
之后,戴震滞留京城,王念孙与段玉裁成为戴震最得意的两个门生。王念孙的《广雅疏证》、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是清代学术史上颇有影响力的两部著作。
乾隆年间修《四库全书》,戴震被特招为纂修官。戴震在四库全书馆,利用书馆的藏书条件,对天文、历算、地理、文字、声韵等各方面的书都认真考订,精心研究。
当时,读书人都不敢谈论国家政事,只能埋首故纸堆,形成了一个新的学术流派,因在乾隆和嘉庆时期达到顶峰,故称为“乾嘉学派”。这一学派主要从事考据工作,把时间和精力用在古代典籍的整理上,其中以惠栋为首的“吴派”和以戴震为首的“皖派”影响最大。
戴震的著作有《原善》《原象》《孟子字义疏证》《声韵考》《声类考》《方言疏证》等,后人编有《戴氏遗书》。
如今位于安徽省黄山市的戴震纪念馆瞻仰厅的正中,仍悬挂着端木题写的“盖代大师”额匾,供后人瞻仰凭吊。
中国历史网 SuperAdmin 2020-09-29 16:13
中国历史网 苹果 2020-09-25 10:40
中国历史网 苹果 2020-09-25 10:34
中国历史网 苹果 2020-09-25 10:22
中国历史网 苹果 2020-09-25 10:16
中国历史网 罗生门橘子 2020-09-25 09:57
中国历史网 罗生门橘子 2020-09-24 17:04
中国历史网 罗生门橘子 2020-09-24 1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