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皇帝抗击沙俄侵略平定北疆

梓岚2017-07-21

早在明朝末期,沙皇俄国东扩的脚步就伸到了我同的北方边陆,并且不断侵犯边境。

淸军人关后,东北武备空虚。沙俄趁机东进,侵人我国黑龙江流域,占领雅克萨(今阿尔巴津)、尼布楚(今涅尔琴斯克)、唿玛尔(今唿玛)等地。清政府多次向俄国提出抗议,沙俄政府不但置若罔闻,还妄想清朝廷“归依沙皇陛下最高统治之下”。

1681年(康熙二十年),平定三藩之后,康熙将注意力转向东北地区,开始着手反击沙俄的侵略,解决边疆问题。

康熙下令清军在瑷珲、唿玛尔建立两个木城;储备粮食、建筑仓库,增加运输船和战舰;在两木城之间以及通往索伦城的路t设立驿站;开辟沟通辽河、松花江和黑龙江的交通干线;调集兵力,勤加操练。

1685年2月,一切准备就绪。康熙派出都统彭春、副都统郎谈、黑龙江将军萨布素等,率兵18000人、野战炮150门、攻城炮40门,分水、陆两路,进取雅克萨。

7月24日,清军抵达雅克萨城下,先向俄方守将托尔布津下达了用满、蒙、俄三种文字书写的通牒文,令其归还领土、撤走人马,托尔布津不从。双方随后交火,经过一天一夜的激战,沙俄侵略军死伤重大,托尔布津走投无路,出城投降。托尔布津撤退到尼布楚。清军焚毁雅克萨的堡垒后,退到瑷珲等地。

清军离开大约一周后,8月,俄军再次侵占雅克萨,在旧城堡的废墟上重建了城堡,架设大炮,修盖火药库、军需库和粮仓。

1686年3月,康熙下令再次讨伐。7月中旬,清军2000余人进抵雅克萨城下,开始攻城。由于俄军已加强了力量,清军并未能像上次那样速战速决。经过几个月的激烈战斗和围闲,俄军困守孤城,水源断绝,严冬来临,饥寒交迫。俄军从开战时的826名,减员至150人,再也无力抵抗。沙俄政府主动求和,要求与清政府谈判。

为了表示和平谈判的诚意,清朝政府主动解除了对雅克萨的包围。

1689年8月,中俄双方代表在尼布楚展开谈判。清政府的代表是领侍卫内大臣索额图,沙俄政府的代表是大臣戈洛文。谈判并不轻松,双方都是寸土必争。当时,康熙需要应对蒙古噶尔丹的挑战,希望与沙俄迅速缔结和约,指示可以把尼布楚让给俄国。于是,经过半个月谈判,双方于9月7日(阴历7月24日)正式缔结《尼布楚条约》,即《尼布楚议界条约》。

条约规定:“以流人黑龙江之绰尔纳河,即鞑靼语所称乌伦穆河附近之格尔必齐河为两国之界。格尔必齐河发源处为石大兴安岭,此岭直达于海,亦为两国之界;凡岭南一带土地及流入黑龙江大小诸川,应归中国管辖;其岭北一带土地及川流,应归俄国管辖。惟界于兴安岭与乌第河之间诸川流及土地应如何分划,今尚未决,此事须待两国使臣各归本国,详细査明之后,或遣专使,或用文牍,始能定之。流人黑龙江之额尔古纳河亦为两国之界:河以南诸地,尽属中囯,河以北诸地,尽属俄国。"

条约还规定,俄国在雅克萨所建城堡一律拆除,俄国人全部迁走。此外,条约对越界、双方侨民及贸易等事项也均有具体规定。

《尼布楚条约》是中俄双方签订的第一个边界条约,从法律上确认了格尔必齐河和额尔古纳河以东,外兴安岭直至鄂霍次克海以南的乌苏里江和黑龙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的领土。这个条约维持了一百多年,鸦片战争后遭到沙俄的破坏。


下一节:康熙御驾亲征葛尔丹

返回首页>>>最全面的清朝历史 清朝历史全解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