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君2020-04-08
凭借交通枢纽这一独特条件,扬州千年来长盛不衰,虽然也经历过几次重创,比如唐末五代时的军阀混战,建炎年间的金兵南下,绍兴末年的完颜亮南下,满清入关的“扬州十日”。但是在社会稳定后,扬州还是可以成为经济重镇。因为历代政府都会花大量的人力、物力疏浚运河,巩固堤防,保证漕运畅通。只要运河、长江还在通航,扬州的地位便可保无虞,各地的商人、百姓还是会云集在这里。可谁能想到,咸丰、同治、光绪年间,这一切都变了。
当咸丰皇帝刚刚坐上龙椅,广西金田就爆发了太平天国运动。洪秀全的部队从广西、湖南一路北上,再顺流东下,打到了江浙。此后十几年,这里成为两军交锋的主战场。扬州不可避免地遭受兵火之苦,人口锐减,房屋毁坏,满目疮痍。
如果是以前,等太平天国覆灭后,扬州还可以东山再起。可是现在却不行了,因为运河出了问题。十几年来战火纷飞,清政府没有精力、也没有财力疏浚运河,导致泥沙淤积,许多路段已经无法通航。
更可怕的是,人们找了比运河更便捷、更经济、更高效的运输方式,那就是海运。其实在道光年间,朝廷就组织过一次海运,效果非常好,但道光皇帝没有坚持下去,一来是担心安全,万一出事,他的粮饷就发不出来了;二是通过运河,可以带动沿线经济的发展。
可是现在,运河已经难以通航;工业革命后,轮船开始在中国出现,它速度更快,运货量更多,安全系数也更强。与其花大力气疏浚运河,还不如走海运算了。随着一艘艘轮船、沙船满载物资向天津驶去,扬州的地位一落千丈,它从原先的交通枢纽,沦落为长江边上一座普通的城市。
既沿江、又靠海的魔都不断崛起,把原先扬州的地位完全取代。朱自清文章中提到的模仿上海话,装上海人,就是双方差距的一种直观体现。哪里经济发达,人们就崇尚哪里的文化。像欧美歌手、港台歌手被人们热捧,正是此理,想想又有多少人会去崇拜非洲的文化呢?1912年,津浦铁路通车,更是给扬州城致命一击,从天津到南京,用火车运输大宗物资,远远比传统的运河更为高效。有了海运、铁路两大替代品,扬州的优势完全消失,不得不泯然众人。
康熙、雍正、乾隆时期,那些生活奢靡的盐商集团,也终于走到了末日。朝廷利用手中的行政资源,不断向盐商们勒索钱财,作为修河、平乱的经费。黄河决口了,交钱;台湾林爽文起义了,交钱;白莲教造反了,交钱。商人只富不贵,哪里斗的过官府,只好乖乖送钱。他们一方面要享受精致的生活,另一方面又要应对官员的盘剥,只好抬高盐价,把危机转移给消费者。老百姓吃不起盐了,导致私盐泛滥,盐商的产品滞销,日子更加难过。
道光年间,两江总督陶澍进行改革,取消了原先盐商们的垄断特权,重重困难之下,大量盐商无利可图,走向败落。李斗《扬州画舫录》记载:“扬州盐务竞尚奢丽,一婚嫁丧葬、堂室饮食,衣服舆马、动辄费十万”,盐商倒了,那些为他们造豪宅、打造奢侈品的各行各业自然大受影响,负责运输食盐的船工更为艰难。
因河而兴,也因河而衰,扬州的历史告诉我们: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只有不断地提升自己,与时俱进,才能不被历史的潮流所抛弃。
中国历史网 SuperAdmin 2020-09-29 16:13
中国历史网 苹果 2020-09-25 10:40
中国历史网 苹果 2020-09-25 10:34
中国历史网 苹果 2020-09-25 10:22
中国历史网 苹果 2020-09-25 10:16
中国历史网 罗生门橘子 2020-09-25 09:57
中国历史网 罗生门橘子 2020-09-24 17:04
中国历史网 罗生门橘子 2020-09-24 1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