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二2019-04-24
莽原社简介:莽原社成立原因是什么?莽原社发展历史是怎样的?本文这就为你介绍:
莽原社简介
莽原社于1925年4月24日成立于北京,是一个文化社团。主要成员有鲁迅、高长虹、黄鹏基、尚钺、向培良、韦素园、韦丛芜等。因出版《莽原》周刊而得名。
莽原社成立原因
《莽原》 周刊是鲁迅团结高长虹、 向培良、 韦素园、 李霁野等青年作家共同创办的一个文学周刊。
在《莽原》 周刊的创办过程中高长虹协助鲁迅 ,起过非常重要的作用。莽原社是以 《莽原》 周刊为依托自然形成的一个文学社团,鲁迅是其领袖与灵魂。
《莽原》周刊开始由鲁迅主编,提倡“撕毁旧社会的假面”,注重文明批评和社会批评,向旧势力、旧文明发起攻击。
办此刊物的宗旨是“率性而言,凭心立论,忠于现世,望彼将来”。后因内部发生矛盾,遂陷分裂。
1926年以后改为半月刊,1927年12月《莽原》半月刊出至第2卷第24期停刊,莽原社也即停止活动。
莽原社发展历史
《莽原》周刊自1925年4月24日出版第一期 ,至同年11月27日因《京报》削减附刊而停止出版,前后共出32期。
鲁迅共在《莽原》周刊发表作品19篇,其中著名的有《春末闲谈》、《灯下漫笔》、《我的 “籍”与 “系” 》、《答 K. S.君》、《评心雕龙》等。
在《莽原》周刊上发表作品最多的是高长虹,共35篇,其中诗12首,散文6篇,杂文16篇,小说1篇,32期中26期有高长虹的作品。
除鲁迅外 , 《莽原》周刊的作者主要是刚“出道”或是“出道”不久的文学青年。其中又可分为两个“阵营”,一是以高长虹为主的狂飙社成员,如尚钺、高沐鸿、黄鹏基、向培良等人,一是以韦素园、李霁野、韦丛芜、台静农等人组成的“安徽作家群”。
所谓莽原社,即是以鲁迅为领袖、由这两个作家群体而共同构成的文学社团。狂飙社作家与“安徽作家群”之间的矛盾与冲突,是后来导致高长虹与鲁迅“决裂”的背后原因。
“安徽作家群”中都是安徽省霍邱县叶家集人,小学时为同班同学。四人中最早结识鲁迅的是李霁野,这是通过他们的另一小学同班同学张目寒的介绍。张目寒是鲁迅在世界语专门学校任教时的学生,因此和鲁迅相识。
1924年7月,李霁野翻译了俄国作家安特列夫(现译“安德列耶夫” )的剧本《往星中》,鲁迅喜欢安特列夫并受其影响,这是文坛上众所周知的事,大约因为这一点,李霁野非常希望鲁迅能介绍自己的译稿出版。
受到张目寒所说“先生喜欢年青人,常感叹少见青年的人翻译或创作”的鼓励,他便托张目寒将译稿 《往星中》 转给鲁迅先生,并在张目寒的陪同下于1924年“初冬的一个下午”拜访了鲁迅。此后不久,韦素园、韦丛芜兄弟及台静农都与鲁迅认识了,并开始了较频繁的交往。
《莽原》周刊第一期上有李霁野翻译的《马赛曲》和韦素园翻译的《门槛》,韦丛芜、台静农的作品或是译作也自第二期起陆续出现在《莽原》周刊上。
共出32期的《莽原》周刊上,“安徽作家群” 一共发表作品含译作22篇,其中韦素园8篇,韦丛芜6篇,李霁野6篇,台静农2篇,数量大约为“狂飙社作家群”的四分之一。
如果说莽原社以鲁迅为领袖,以“狂飙社作家群”和“安徽作家群”为两大基本构成,那么“狂飙社作家群”确实在莽原社当中起到了比“安徽作家群”更为重要的作用。
狂飙社作家高长虹和向培良参加了《莽原》周刊的创办,而高长虹在杂志的出版发行方面 “奔走最力”,而“安徽作家群”在《莽原》周刊时期则只是刊物的投稿者。
另外在《莽原》杂志上发表作品的数量的多少,也不能说不是衡量社团成员在社团中的作用的一个重要指标,特别是像莽原社这样的社团,它本身就是以刊物为基础、由投稿关系而自然形成的文学同人组织。
中国历史网 SuperAdmin 2020-09-29 16:13
中国历史网 苹果 2020-09-25 10:40
中国历史网 苹果 2020-09-25 10:34
中国历史网 苹果 2020-09-25 10:22
中国历史网 苹果 2020-09-25 10:16
中国历史网 罗生门橘子 2020-09-25 09:57
中国历史网 罗生门橘子 2020-09-24 17:04
中国历史网 罗生门橘子 2020-09-24 1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