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纯严厉打压割据势力

梓岚2017-04-25

宪宗登基之后,开始对割据的藩镇进行了一系列的战争。剑南西川节度副使刘辟因为朝廷不能满足他统领剑南之地的欲望,公然发动了叛乱。宪宗力排众议,重用主张对刘辟用兵的翰林学士李吉甫与宰相杜黄裳。宪宗下令讨伐刘辟,并且委任了神策行营节度使高崇文为统帅,兵分三路人川武装扫平叛乱。

德宗贞元以来对于藩镇姑息多年,刘辟并没有想到宪宗登基之后首先拿自己开刀,因此,对于宪宗派遣精锐士兵打压自己缺乏足够的思想准备,一连吃了很多次败仗。到了9月,走投无路的刘辟被逮捕回京师,宪宗即刻将其问斩。

公元805年,夏绥银节度使韩全义入朝,并令其外甥杨惠琳在夏绥留守。宪宗认为韩全义出征无力,并桀骜不驯,于是勒令其退职。公元806年,杨惠琳带兵抗拒朝廷任命的新夏绥银节度使上任。宪宗命令河东节度使征讨杨惠琳,当部队还在调遣工作的时候,夏绥将士感到了很大的军事压力。没过多久,夏绥内部就发生了兵变,杨惠琳不幸被杀,首级被带回京师。

宪宗把刘辟和杨惠琳杀了,马上就产生一种杀鸡儆猴的效果,其他藩镇都蔫了下来,纷纷要求听从朝廷的安排。不少藩镇不仅上折子表示以后绝对服从皇上的旨意,而且在和其他藩镇势力发生冲突时,不是像以前那样动不动就兵戎相见了,而是主动请求皇上为他们主持公道。

大势所趋之下,镇海节度使李锜吓破了胆,赶紧表现出自己对皇上的忠心,在公元807年上书请示,准备到京城来拜见宪宗。他这样做当

然是有目的的,他想看看皇上是什么样的反应。

唐宪宗马上就批准了李锜的请求,还说了很多慰抚的话,将很多钱财物品赏给他手下的那些将士们。李锜在刚开始时装出一副要进京的样子,他让判官王澹负责管理事务,还收拾一番,表示已经准备好出发了。然而实际上他却一点也没有进京的想法,总是把日期往后一拖再拖。

李锜觉得他不能去见皇上,不然肯定是凶多吉少。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他什么都有,要风得风,要雨得雨,然而一旦到了京师,他就必须得任由皇上摆布了。宪宗见李锜迟迟不肯动身,就派使者去劝说。然而无论使者怎么劝,李锜死活不肯动身,最后干脆装起了病,说是自己的身体太虚弱,不能远行,如果要朝见皇上,至少也得等到年底了。

宪宗对于李锜的狂妄自大十分气愤,但是一直犹豫不决。宰相武元衡表示:“陛下初登大宝,李锜想要人朝就让他人朝,现在他不想入朝就随他耽搁逗留,如果只他一个人说了算,陛下您的威严何在呢!”

宪宗仔细回味,认为很有道理,立刻下诏,征召李锜,诏令已经变成了带有强制性的“命令”了。

说起这个李锜来,身世可不简单,不是普通的藩镇能比得上的。他是皇族宗室,他的六世祖便是淮安王李神通。唐德宗当皇帝时,李锜为了升官发财,用特别多的钱财宝物贿赂权臣李齐。李齐收到钱财以后,在德宗面前极力说他的好话。朝廷有人好做官,在李齐的帮助下,李锜后来被提拔成润州刺史、诸道盐铁转运使。这可是肥得流油的美差,李锜于是在官位上大捞特捞。他花重金到处搜罗宝贝,每年过年都会让人给皇上送去一些稀世珍宝,因此深受德宗的喜爱。

有皇上宠着,李锜就更是什么都不怕了,加上他一直掌管运送盐酒的大权,所以他搜刮的金银堆积如山。除去每年都给皇上还有各位权臣送的礼物之外,剩下的钱全都到了李锜的小金库当中。李锜搜刮钱财不收敛,终于有人看不下去,到京城告了他一状,这个告状的人就是浙西的崔善贞。崔善贞本来以为他把李锜的罪名向皇上告发,皇上马上就会治李锜的罪。没想到德宗和李锜穿一条裤子,立马命人给他戴上重重的枷锁,并送到李锜那里,要李锜想怎么处置就怎么处置。

崔善贞这次可算是栽大了,他惹了一个不该惹的人。李锜听说有人告他,气坏了,在家里掘了一个又大又深的坑,就等着崔善贞被押过来。

崔善贞一到,李锜便把他扔进了坑里,直接活埋。

李锜因此更加肆无忌惮。他深知自己民愤极大,为自安计,精选两队劲兵作为私家护卫,一队以胡人大个子雇佣军为主,号为“蕃落健儿”;一队以善射者为主,号为“挽硬随身”。同时,李锜统统认这些好汉为干儿,每月给予他们的俸禄是将士们的十倍,视为心腹。德宗头脑一热,竟然诏令李锜为镇海节度使,免去其盐铁转运使的职务。李锜心想反正钱已经搜刮得差不多了,为镇一方才有感觉嘛。从此,李锜越发暴力,随意处死属下,奸污良家妇女,简直是为所欲为。

宪宗登基之后,开始时给足了这位皇亲国戚面子,诏拜尚书左仆射。李锜声称要人朝拜见当今圣上,唐廷拟派御史大夫李元素顶替其镇海节度使。按照道理来说,李锜若是识相,应当拄杖入朝,唐廷一定会将其视为藩镇“恭顺”的楷模,给予优待。但是,不得不承认,是权力扭曲了人的判断力。早已经习惯了称王称霸的感觉,老马恋栈,李锜当然不想要离开自己的“根据地”。

事情到了这个地步,已经变得一发不可收拾。留后王澹也是一个沉不住气的人,怎么说也要等到李锜挪窝之后再有所行动啊,性急之人,只要手中有些权利,就想着马上过把瘾。王澹留后的几天之内,依据自己的喜好,任免了一批将官。获“任”的自然高兴,被“免”的当然不服,纷纷跑到李锜那告状。眼看着有机可乘,众心可用,李锜暗中安排士兵埋伏,主要以派发冬衣为名,召王澹和宪宗派遣来的中使见面。

二人刚刚来到商议大堂,就惊奇地发现李锜身边拥立着数十个“蕃落健儿”与“挽硬随身”,个个手持明刃,跳着脚骂个不停。王澹还来不及解释,儿个人就一拥而上,刀劈剑捅,刹那间就将王留后“料理”了。杀了还不说,众人还将王澹大卸八块。随行的牙将赵琦自认为是一个将兵,于是向众人好言相劝,同样被乱刀砍死,接着被这群虎狼“食之'这时候,以钦差身份来迎李锜人京朝见的太监早已经吓得屁滚尿流,数把大刀架在脖子上,吓得面无血色。

李锜“佯惊护解”,派人将中使软禁起来。其实,事情发展到这一步,李锜依然有回旋的余地,只要他上表“待罪”,称王澹是被“乱兵”杀害,唐廷尚可姑息,不会立刻发兵,他很有可能继续拖延下去。但是,这个野心勃勃的老头干脆一不做二不休,狂心顿起,在室内搬出了五剑,#p#分页标题#e#

郑重其事地授给管内镇将,命令他们分去苏、常、湖、杭、睦等五州,追杀唐廷派出的中使。幸亏常州刺史颜防早有准备,杀掉李锜派出的镇将,传檄各州,一同讨伐李锜。五州之中,仅有苏州刺史李素因准备不周,被李锜镇将姚志安打败,活活钉在船舷上,押往京口。

李锜太大胆了,不但不奉诏令,还公然造反,宪宗得知这个消息以后勃然大怒,马上任命淮南节度使王锷为诸道行营兵招讨处置使,调集浙东、淮南、武昌、武宁、宣武、江西等各处军队,自信州、宣州、杭州三个地方分别出兵,剿灭李锜叛军。

李锜因在江南富饶之地久居,兵精粮足,按照常理来说还真不容易在短时间内把他解决掉。几天前,李锜初萌逆谋,曾经准备派遣心腹张子良、田少卿、李奉仙各自带领一千精兵,分赴歙州、宣州、池州,据守当地的险要位置。三将因为诸多原因没能出兵,扎营在城外。听说老东家果然与皇上翻脸了,一直受李锜金银财宝供养的这几个私人卫队头目也在暗地里打起了小算盘。

尽管经常和李锜商量造反的事,但这三个人并不是真想造反,他们只是为了口头上讨好李锜,在平时得到更多的赏赐而已。听说皇上发了雷霆之威,派出很多军队来剿灭他们,看样子这次的事情真不小,搞不好就要掉脑袋。于是三人秘密商议了一下,如果现在背叛李锜,一定能得到皇上的欢心,以后便能荣华富贵享用不尽,若是跟着造反,后果难以预料。正当他们商量时,李锜的外甥裴行立突然让人来找他们,想与他们一起把李锜捉住。裴行立认为这样不仅不会有被皇上降罪的危险,还有希望请功。

张子良集合所有的兵士,准备连夜“起义”。临出发之前,他集合兵士,高喊着:“仆射(指李锜)已经和朝廷对立,朝廷精兵纷至沓来。常州、湖州的镇将已经含冤而死,脑袋就选挂在通衢大道。如果我们跟着反了,下场就和他们一样,难免一死。如此死也是白死,倒不如转祸为福!”

军士们听后大悦。虽然平日里拿着“高薪”,但是大家都知道“造反”可不是什么好玩的事情,万一没成功,就会株连三族。

三千精兵转而扑向京口城。裴行立在城头上举火为号,大开城门,众人内外鼓噪,杀气连天。外城不用进攻,不多时就落到了三将手中。

裴行立眼见事情已成,带领本部人马,直攻牙门。

李锜正在睡觉,估计正梦到自己“虎踞龙盘”。突然之间,火起人喊,刀枪格击声阵阵,不绝于耳。李锜震惊了,他急忙问道是什么人攻城。报称:“张中丞(张子良)。”李锜于是恨得咬牙切齿。他又问:“牙门外进攻指挥者是什么人?”报称:“裴侍御(裴行立)。”

听到这些,李锜捶胸大叹:“想不到,连外甥也会背叛我!”于是,他再也把持不住,光着脚进人到牙城中。

不过李锜还是有一批忠于他的人的,那就是“挽硬随身”的将士们。“挽硬随身”的将领李钧亲自带着三百名勇士,冲出去和那些人进行了一场大战。尽管“挽硬随身”的人都很厉害,但毕竟人数太少,时间不长李钧就被人杀死了。剩下的人一看领头的死了,全都缴械投降。

张子良派人用长枪将李钧血淋淋的头颅挑起来,在牙城的下面晃来晃去。李锜一家老小听到李钧被杀的消息,得知自己大势已去,举族恸哭。很快,张子良又以中使的名义向牙城喊话,告诉守城兵士徒死无益,并催李锜“束身还朝”。还没等到李锜思考片刻,突然窜上了几个平日里温恭无比的贴身卫士,用锦被将李锜捆成了大包子,幕带当做绳子,从牙城城头把他放了下来。众人齐声宣布反正。

打开被子一看,竟然是李锜,三军将士都哈哈大笑起来,总算是活捉反贼,立刻将人塞进了囚车内押送京城。因为平日里好东西吃的太多了,六十多岁的李锜十分硬朗,愣能站在槛车中从京口活到长安没死。

宪宗与李锜虽然是“皇亲”,但是从来没有亲眼见过这个老头子。半是好奇半是生气,宪宗亲临兴安门“问罪”。

李锜跪倒在地,一声不吭,样子看起来似乎特别听话。不过谁都知道他是一个贪得无厌、野心勃勃的人,现在这副样子不过是装出来的。

宪宗一脸寒霜,厉声喝问道:“李锜,朕待你不薄,你怎么还要造反?”

李锜到死也不肯乖乖就范,狡辩道:“不是微臣要造反,是那个叫张子良的人教唆臣的。”他对这个在紧要关头背叛自己的手下恨之入骨,所以想把他拉过来做垫背。

宪宗冷笑:“你以皇族宗臣之重,坐镇一方为节度使。果真是张子良教唆你造反,为什么不当众杀了他,然后再入朝面圣呢?”

一番话,噎得李锜哑口无言。

宪宗挥手,神策军一拥而上,把李锜与其儿子李师回两个人拖到了长安西南的闹市,当众腰斩。李锜死时,享年67岁。暴尸数日,宪宗念及是皇亲国戚,施出两件黄衣,以庶人之礼将这父子二人随便刨坑埋了,总算没有被野狗叼走。李锜皇族属籍被削夺,他的堂弟、堂侄们也跟着倒了霉,事先毫不知情,都在京城为官,因为这件事也都被流放岭南。

宪宗对于藩镇割据势力一改往日德宗时的姑息政策,让朝廷上观望的大臣们知道了新君的施政思路是以削藩而图振兴,主要以“法度”打击藩镇,让其听命于朝廷。于是,在元和中兴的道路上,宪宗组成了一个和他政治思想相吻合的宰相班子。他信任和重用大臣,而且可以和他们交流自己的想法,倾听大臣的意见和建议,形成了一种相对比较和谐的君臣关系。应当说,在唐朝中后期的皇帝当中,宪宗算得上是一个比较善于纳贡的君主了。

为了满足削藩的需要,宪宗首先需要解决的就是财政匮乏的问题,为此,他开始广开财源,集合多方广聚钱财。后来,宪宗命宰相李吉甫编修了《元和国计簿》,以弄清楚天下财赋倚赖与供应的地区,为中央制定财政政策和决策提供依据。在此期间,宪宗虽然下令禁止对朝廷纳贡和进献,但是各地的州镇并没有停止。有的节度使甚至还会以“家财”与“羡余”等名义向宪宗进贡,有时候一次进献的数量就高达二三十万贯(钱)、匹(绢帛)。

对于宪宗的聚敛钱财,有的大臣进行劝谏,宪宗直抒胸臆:“朕自从登基之日起,日思夜想的就是那些不听朝廷号令的强藩,但是苦于财力不足,就不得不着手蓄聚了,朕宫中的开支用度一向是十分节俭的,如果是为了自己享受,哪里会用得到这么多的财物呢?”#p#分页标题#e#

正是因为宪宗的聚财不是出于个人挥霍,而是为了中兴大业,是为了削藩,所以,他在日后才可以拿出多年的积蓄支持削藩的战争。宪宗在这一点上,和那些贪财敛银的皇帝有很大的不同。经过多年的筹措,朝廷在财力方面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这极大地便利了宪宗对藩镇的用兵。特别是公元812年,号称最为难治的河朔三镇之一的魏博镇的归附,给宪宗削藩之举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很快,宪宗就将打击的重点放到了淮西镇(今河南汝南)。

淮西自德宗时期李希烈的叛乱被平定之后,朝廷任命淮西军将吴少诚节制淮西。公元809年,吴少诚身染重病死去,因为当时朝廷陷于河北藩镇的问题上无暇顾及,就任命他的弟弟吴少阳承袭了节度使。

没过多久,吴少阳病死,其子吴元济竟然秘不发丧,意图承袭淮西节钺。宰相李吉甫强烈建议对淮西用兵,并且主动请缨前往淮西先行招抚。宪宗认为李吉甫独自前往过于危险,坚决不同意。不久,李吉甫病死,但是宪宗听从了他的意见,全然不顾众大臣的反对,毅然准备对淮西开战。

后来,宪宗颁布了《招谕淮西诏》,希望淮西上下可以迷途知返,投诚归国。但是吴元济已经被利欲冲昏了头脑,不顾朝廷的招抚,纵兵攻扰邻境,严重威胁到了东都洛阳,宪宗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公元815年,面向全国颁布了《讨吴元济敕》,并且剥削了吴元济的所有官爵,正式发十几道大军开赴前线,开始了对淮西的讨伐。

朝廷对淮西动兵之后,一直和淮西往来密切的成德镇节度使王承宗、淄青镇节度使李师道开始紧张起来。他们担心朝廷在平定淮西之后会掉头收拾自己,因此在吴元济向其求救的时候,都毫不犹豫地代他向朝廷求情,请求宪宗撤兵,赦免吴元济,宪宗毅然拒绝了二人的奏请,继续委任宰相武元衡主持对淮西用兵,同时派遣主战的大臣裴度前往淮西前线视察,加强了对淮西的进攻力度。

李师道等人在宪宗拒绝了奏请之后,急忙召集亲信商量对策。有的手下认为,天子之所以断然对淮西用兵,就是因为武元衡赞襄这件事。如果派遣刺客将其刺死,其他的大臣就不敢妄自出言了,而争相劝谏天子罢兵了。李师道原本就豢养了一群刺客,之前在他的指挥下就放火烧过唐朝官兵的粮仓,现在他听到这个消息,就立刻答应了。

公元815年6月,天刚蒙蒙亮,宰相武元衡像往常一样从居住的靖安坊东门出来,准备上早朝。忽然,暗中有人大叫一声“灭烛”,前导的随从正要阻拦,就被飞来的箭射中了肩部,紧接着,又有一个人抡着大棒从隐藏的树荫中窜了出来,马夫吓得夺路而逃。刺客紧紧勒住了武元衡的马缰,奔突了十几米,将武元衡拉下马车,挥刀砍下他的首级便扬长而去。当人们听到有刺客,举着火把赶到的时候,只见武元衡已经倒在血泊中,身首异处,杀人现场竟然就在武元衡住宅东北隅墙外,当时,

正是夜露未尽,官员们骑马上朝的时候,事情发生之后,捕卒连呼“贼杀宰相”,百官听到这个消息之后议论纷纷。

几乎与宰相武元衡被杀的同时,在长安城通化坊发生了裴度被袭击的恶性事件,裴度被事先埋伏好的刺客用刀砍伤头部,受伤之后从马上跌落到了水沟之中,险些丧命,他的随从王义冲上去从背后死死地保住了刺客,大声呼救,刺客挣脱不得,竟将王义的手臂砍断,仓皇逃走。因为裴度戴的毡帽很高,这才得以幸免。

长安城在一天之内发生了袭击大臣与宰相的恐怖事件,宪宗感到惊恐不已。一方面他下令彻查此事,缉拿凶手,另一方面下诏命令宰相出行由金吾卫派骑士全副武装保卫,所有关口,严格盘查。据说,在朝廷下令缉拿刺客的过程中,金吾卫与长安县、京兆府、万年县的衙门都发现了刺客写有“毋急捕我,我先杀汝”的血条。兵部尚书许孟容对宪宗说:“宰相被杀,横尸街头,却不抓获凶手,这是自古以来闻所未闻的事情,这无疑是朝廷的耻辱。”结果,宪宗下令在京师内进行密切查办。在6月丨0日,就把杀害武元衡、砍伤裴度的凶手抓获。经过一番审讯,供出了同伙。6月28日,主犯五人被斩首。

藩镇疯狂的恐怖行为,并没有动摇宪宗打击藩镇的决心,相反的,他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决心。宪宗历数李师道、王承宗等人的罪状,绝朝贡,派兵讨击;与此同时,继续重用裴度,命其亲自赴前线指挥对淮西的战争。

为了彻底除掉吴元济这个心腹大患,裴度伤势刚刚好转,就赶往前线亲自指挥作战,积极支持对淮西用兵的韩愈被裴度任命为行军司马随行。在临行之前,宪宗亲自前往通化门为其饯行。裴度向宪宗表达出此行不成功便成仁的壮志雄心:“主忧臣辱。此去贼灭,回来见驾有R;贼在,归京朝拜无期。”宪宗听到这些话,感动得热泪盈眶。他将自己的犀带赐予裴度,并且命令三百名神策军战士随同担任保卫。

宪宗为了表达对前线的实际支持,特意将内库的银五千两、绢帛六十九万匹和大量的金银珠宝运往前线。此举让士兵们顿感欣慰,士气大振。

公元817年,当时担任唐邓节度使的李想提出了一个乘虚而入,派遣精锐部队直捣蔡州,活捉吴元济的极其大胆的作战方案。李想是德宗

朝中兴名将李晟的儿子,胆识过人,武艺超群。在公元816年淮西前线吃紧的时候,他毛遂自荐,宪宗因为宰相李逢吉的极力推荐任命他为唐邓节度使。他上任之后,待人宽厚,很得人心。由于他以往没有立下多少战功,吴元济也没有将他放在眼里。他上任之后,周密筹划,大胆起用蔡州的降将李祜,并且得到了宪宗的支持。

当他将自己的周密计划报告给裴度的时候,裴度完全同意这个出奇制胜的方案。这年10月中旬,李想抓住了有利的时机,在一个风雪交加的夜晚,亲自率兵悄悄开赴淮西吴元济的老巢蔡州。这样,在中国军事史上上演了一个著名的出奇制胜的成功战例——李想雪夜奇袭蔡州。偷袭蔡州成功,吴元济不幸被俘,绵延数年的淮西叛乱终究被平定。11月,押送吴元济的囚车来到了长安城内。宪宗在大明宫内举行了隆重的受降仪式,吴元济被游街示众,最终被斩在了独柳树下。

平定淮西叛乱,大大提高了中央权威,在一旁观望的藩镇也受到了极大的威慑。公元818年的春节,算得上是宪宗即位以来过得最舒心的一个春节了。淮西叛乱平定之后,一向桀骜不驯的成德镇王承宗主动归顺,宪宗没有耗费一兵一卒就制服了王承宗。紧接着,在对淄青镇怀柔无效的情况下发兵征讨,节度使李师道最终被其部下砍杀。公元819年,淄青也宣告制服,很快,各地藩镇节度使也都纷纷人朝,同时向朝廷纳贡、献地,以表示对朝廷的归顺。

至此,宪宗以法度裁制藩镇的不懈努力总算是收到了效果,至少在表面上,宪宗结束了安史之乱之后藩镇割据的混乱局面,实现了国家的重新“统一”。其功绩被称为“元和中兴”,宪宗也被视为历代唐帝中最有作为的帝王之一。

下一节:李纯痴迷于佛教不可自拔

推荐阅读大全页:

唐宪宗李纯生平事迹大全 唐宪宗时期事件大揭密

唐朝二十位皇帝事迹大全介绍 唐朝大事件全解

标签: 唐朝 李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