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中的尸是什么意思

琳迦2019-12-24

   《山海经》是中国先秦重要古籍,也是一部富于神话传说的最古老的奇书。该书作者不详,现代学者均认为成书并非一时,作者亦非一人。
作为古籍就有许多与现在理解不同的地方。

   “尸”,我们看到这个字的时候,很自然的联想到“尸体”“干尸”"僵尸""诈尸”……脑子里开始构思关于“尸”的画面,能想象到多恐怖就有多恐怖。然而这篇文章里的“尸”却有更深的说法,这是古籍《山海经》中记载的。

   古代的祭祀需要神主,神主就是供奉于宗庙的祭像,质地不一,有的是泥土,有的是木头等。甲骨文以及商代的金文称之为“主”。后来“主”又用作曾祖的称谓。西周时期,用木头作为神主,叫“尸”。

   春秋时代神主亦用各种木材制造,例如《羊公传》上便提到,或用桑木或用栗木做神主。《论语·八》还具体谈到上古制造木主的材料:“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还有石制的神主,古文字就写成“祏”(古代宗庙中藏神主的石室)。

   学界认为1985出土于殷墟后冈的十来件玉器就是神主。就是说商代的神主是可以用玉来制造的。《山海经》中央山系第五组还有尸水。译文如下:

   薄山一组,从苟林山到阳虚山一共十六座山,二千九百八十二里。升山是众山神之君,祭祀的礼仪为:用太牢,婴用吉玉。首山的山神是升山的臣属,祭祀:用粳稻、纯黑的畜生、太牢之具、酿制的甜酒;要有配以鼓声的干舞;婴用一块壁。尸水是天地所在,用肥壮的牲畜祭祀,上面用一条黑狗,下面用一只母鸡,取一只母羊血作为祭祀之物。婴用吉玉,要彩饰装点,祭献给神灵。

   《白虎通》说:“祭所以有尸者何?鬼神听之无声,视之无形,升字阼阶。仰视榱桷,俯视几筵,其器存,其人亡,虚无寂寞,思慕哀伤,无可写泄,故座尸而食之。”

   周公祭太山,周召公为尸,尸的作用就是把虚无的东西用形象来体现,以增加亲近实用感。至于用什么东西代替,虽有约束,但五花八门。

   《山海经》中有很多国家叫尸,实际上是某种职务和名称,在祭祀时所担任的职务,而尸主的样子各色都有,这是根据始祖死的时候的形象来制作的。

   如果死的时候头被砍了,那么其后代立的尸就是无头的神像,传说中使用各种武器之类的也会在尸上体现出来。

   因此《山海经》中有大量的某某尸的国家,就是指这些成为尸之前的形状,主要是指死的时候的形象。

   这些习惯,直接影响到佛教的造像。如果有的佛操蛇,就表示其成佛前凶猛,蛇是其武器。有的佛有三头,就是成佛前有三个头,等等。一种传统文化的规则,将放射出多元化的影像,这是文化传承的规律。

   好比我们逢年过节要祭祀,祭祀的物品越来越多样化。甚至还有很多地方还要祭祀山、水、树木等等,也许会有很多人觉得这是迷信,但是抛开这一角度来看,何尝不是一种传承。

标签: 山海经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