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为什么不能被治愈 艾滋病病毒介绍

浮泊凉2018-11-16

在世界上,每年因为艾滋病病毒丧生的人数有数百万之多,艾滋病病毒发现由来已久,但是目前仍然找不到方法将其治愈,只能通过多种途径预防艾滋病的发生,艾滋病为什么不能被治愈呢?艾滋病病毒是什么样的一种存在?

病毒病仍然对人类构成极大的威胁。要彻底了解它们并非易事,因此即使到了今天,仍有一些令人费解的难题。同样,完全了解对抗病毒的物质也是如此。

病毒感染并不必然带来疾病。一些病毒实际上根本不会带来有害作用,而一些病毒则可能只产生一些算不上疾病的轻度症状。就HIV(人体免疫缺陷病毒)而言,及时发现病毒则非常必要。在全球范围内,这种病毒已经感染了数以百万计的人,而且每年至少有300万人因感染这种病毒而丧生。

20世纪,随着病毒基因知识的不断积累,科学家对病毒对宿主细胞进行重组的内部化学机制有了进一步的了解。然而,几个障碍性因素依然存在,其中最难以征服的因素就是:很多种病毒不含DNA(脱氧核糖核酸)而只有RNA(核糖核酸),而RNA是在细胞核外部活动的。

那么,这种病毒如何影响和作用于宿主细胞的DNA呢?答案就藏在一种叫做反转录酶(逆转录酶)的细胞酶后面。这种反转录酶是由美国滤过性病原体学家戴维·巴尔的摩发现的,巴尔的摩也因这一成就而获得了1975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巴尔的摩的研究显示,反转录酶可以使RNA对自身进行复制,并且转变回DNA的形式。这样一来,这种反转录酶就能使这一病毒(其实这个时候应该被称为“反转录病毒或逆转录酶病毒”)发出对受感染细胞的细胞核进行改写的化学指令。

这里显示的是被放大了26000倍的人体免疫缺陷病毒(简称HIV)。长期以来,这一病毒都在躲避那些对其进行苦苦搜寻的研究者,而这一病毒正是获得性免疫功能丧失综合征的罪魁祸首。到目前为止,这一病毒都在抵制着采用抗病毒剂进行治疗的摄生法。

1977年,由于全世界范围内的疫苗接种工作,我们所知的最后一例天花病毒也被找到并得到了妥善处理。天花是一种致命性病毒,它在地球上肆虐了数千年的时间。目前,世界卫生组织达成了一致意见:全世界所有实验室内的天花病毒遗留物都应该被彻底消灭(只有两个实验室例外,一个实验室在美国,另一个实验室在俄罗斯)。

这是一个令人欢欣鼓舞的消息,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同意这么做。巴尔的摩就认为应当把所有的天花病毒彻底根除。同时,他还对这个两难的尴尬选择进行了概括:“它(指天花病毒)继续存在的理由只是因为一些人已经对天花本身产生了感情,尤其是环境学家,因为他们觉得我们不应该把一种生命物种彻底根除。当然,这种事情在时不时地发生。但是,这次完全是出于自觉的决定,只是有些人觉得不太舒服而已。”

还有一大批滤过性病原体学家不希望潜在的调查研究目标彻底消失。因为,万一有人选择使用天花进行一次生化袭击,那么至少被袭击的国家还是需要通过一些天花病毒来研制抵制这种病毒的疫苗,从而达到保护其国民的目的。

对抗病毒剂的探索和搜寻带来了很多功效卓著的疫苗,这些疫苗不仅战胜了天花和小儿麻痹症,而且对诸如流感、麻疹和腮腺炎之类的疾病也可以起到预防作用。然而,要研制出防治AIDS(艾滋病)的有效疫苗一直以来都是一个非常困难的课题,原因是到目前为止,由于某些复杂因素的存在,人体无法像控制其他病毒那样对艾滋病病毒进行控制。

全球范围内的实验室一而再、再而三探寻新的基因治疗方法。这种基因疗法是一种变换思路后的选择,因此它有成功的可能性。其采取的主要方法是把某种已经分离出来的AIDS病毒植入已受到损害的细胞。这种分离出来的AIDS病毒所携带的基因成分能够起到干扰真正的AIDS病毒正常生长的作用。“它(指基因治疗)在实验室里取得了成功,”巴尔的摩说道,“然而,如果我们想知道这种疗法在人身上是否能够取得同样的成功,那么我们还须等待一段时间。”

同时,其他具有挑战性的课题依然存在。随着一种被称为“Prion蛋白”的变异蛋白的发现,这些挑战性课题变得更加错综复杂。这种“Prion蛋白”是由美国神经学家和神经医师史坦利·布鲁希纳发现的。“Prion蛋白”是一种被称为“病毒粒子”(即病毒体)的混合粒子,它似乎是某种非常可怕病症(比如痒病和疯牛病)的诱发因素。20世纪90年代,疯牛病曾一度使英国牛肉工业陷入完全停滞的境地。

虽然“Prion蛋白”的存在仍然受到一些科学家的质疑,但是它依然是科学研究的热门课题。也许在将来的某一天,这种研究能给我们带来全新的治疗手段和疫苗。

标签: 艾滋病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