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泊凉2018-11-15
相信大家都不会忘记《小蝌蚪找妈妈》这个童话故事。在这个童话的结尾,那群身体扁圆、屁股后面拖着一条长尾巴的小蝌蚪渐渐长大,后肢与前肢都慢慢长了出来,尾巴也悄悄地自动脱落,终于变成了青蛙的样子。问题来了,蝌蚪的尾巴是怎么消失的?
对于青蛙来说,由蝌蚪到活蹦乱跳的“田园卫士”似乎只是个简单的生命现象,但细心的科学家们却一直在思考:蝌蚪尾巴为什么会自动脱落呢?思考的结果为“细胞凋亡学说”的诞生奠定了一个有力的理论基础。
蝌蚪(英文:tadpole ) 古时写作"科斗",是蛙、蟾蜍、蝾螈、鲵等两栖类动物的幼体,又称蛤蟆蛋蛋。刚孵化出来的蝌蚪,身体呈纺锤形,无四肢、口和内鳃,生有侧扁的长尾,头部两侧生有分枝的外鳃,吸附在水草上,靠体内残存的卵黄供给营养。
蝌蚪以群居为主。当蝌蚪成熟了,它们开始脱变,渐渐长出四肢,然后(对于蛙和蟾蜍)则透过细胞凋亡(控制细胞死亡)逐渐退化了它们的尾巴。
科学家们经过研究发现,在生长过程中,细胞自身可能已经被编制好了一道“程序”。在这个“程序”的控制下,哪些细胞该自动死亡,都已经被精密地计算过了。由此看来,蝌蚪的尾巴细胞便在规定的时间自动死亡。大自然中还有一些类似的例子,例如在冬天到来之前,大树之所以会自动落叶是因为在发育的某个阶段,枝芽中间的某些细胞自动死亡了。人类胚胎时期的小拳头会逐渐分为五指,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否则不就变成鸭蹼了吗?
科学家们称这种细胞按照程序死亡的现象为“细胞凋亡”,或者“程序死亡”,认为这可能是受一种“自杀基因”的控制。“细胞凋亡学说”对于研究肿瘤的生长和消亡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价值。肿瘤细胞本是应该自动死亡的,可是在这些细胞内的“程序”出现了问题的情况下,“自杀基因”不能行使自己的功能,以至于它们竟不听“指挥”,反而持续不断地扩充壮大,无序生长,越繁殖越多,从而无限制地繁殖下去。
科学家们设想,假如可以设计出某些有效药物,提醒那些应该“自杀”的细胞死亡的时候已经到了,或者诱导肿瘤细胞自我凋亡,使“自杀基因”清醒,到了那一天,人们也就不会“闻癌色变”了。
癌症的死亡率在现代社会中一直居高不下,虽然科技不断进步,医药事业发展迅猛,但目前人们对这个“黑色杀手”——癌症却依然无可奈何。如果上文中所提到的科学家们的设想可以成真,人类就可以彻底战胜可怕的癌症,那么我们在神秘莫测的自然界面前便又会增加一份自信和勇气。
中国历史网 罗生门橘子 2020-09-25 10:47
中国历史网 罗生门橘子 2020-09-25 10:44
中国历史网 历史君 2020-09-25 10:35
中国历史网 历史君 2020-09-25 10:31
中国历史网 罗生门橘子 2020-09-25 09:54
中国历史网 苹果 2020-09-24 17:30
中国历史网 苹果 2020-09-24 17:14
中国历史网 苹果 2020-09-24 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