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泽2019-08-22
他已遇害七十年,我国左右两边,对他的误解仍高度一致和普遍。真用历史唯物主义看,就不会简单而独断地用阶级、宗教来评判。于是,批判他方式太软,不是革命;结果不彻底,“人民”利益就没有最大化。
请了解一下,本雅明的General Strike,马尔库塞的大拒绝,是否与他的核心观点有这样的共同点:通过积极的准备,以消极的方式,全面破坏资本主义经济和政治秩序。即便左圈对本雅明、马尔库塞了解不多,但恐怕没几个要开除他俩左籍吧?
这种“路线”,在印度、南非之所以成功,主要缘由不是他的道德感化了对手,也不是对手道德很高,而是:英国是发明经济学的国家,是“理性人”,是最资深的资本主义国家,印度、南非沦为英国殖民地;为了资本利益最大化,英国在这些地方的殖民,做不到美国、澳洲那样,让殖民者在数量超过原住民,只能将原住民变为劳动力和消费者。一旦原住民拒绝加入或服从这样的生产关系,英国为了维持或恢复生产关系,要付出巨大代价;当代价过大,又难以维持或恢复时,英国不如在政治上放弃殖民。
近代中国,也不是完全没人走这种“路线”,左圈至今仍黑的梁漱溟,就是典型。当时之所以不成功,主要缘由在于中国是所谓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总的生产关系不是英国殖民地那种,复杂而不那么“理性”——内部(地主)和外部(日本)最大敌人,都和英国资本主义的水平相差太远,重在一时的征服,甚至是掠夺,手段简单而残暴。
而今,某些国家的生产关系已达到当年英国的,权力的形态却更扩张,目的更保守。在这种生产关系和权力控制下的社交平台,各群体各喊各的,改变不了总体,反而会被处罚,轻则是平台的,重则是刑法的。相反,都不吭声,甚至都不用平台,表现和效果却可以是一致的,而且不会被处罚,也没法处罚;哪怕只坚持几天,都能对经济和政治秩序都能造成很大的打击,毕竟社交平台不可能全靠权力运营,也是谋利的,虚假的“正常”状态不可能长期维持。但短时间内,各群体难以都理解并实施,鄙人只能提供这些参考后,再次暂时退乎,算是再积跬步。
中国历史网 罗生门橘子 2020-09-25 10:47
中国历史网 罗生门橘子 2020-09-25 10:44
中国历史网 历史君 2020-09-25 10:35
中国历史网 历史君 2020-09-25 10:31
中国历史网 罗生门橘子 2020-09-25 09:54
中国历史网 苹果 2020-09-24 17:30
中国历史网 苹果 2020-09-24 17:14
中国历史网 苹果 2020-09-24 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