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族为什么崇拜青蛙

文二2019-07-18

壮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主要聚集在中国的南方。不过他们十分的崇拜蛙文化,可以在很多的石壁上看到关于它的刻画。那么壮族为何这么崇拜蛙文化呢?本文这就为你解析。


一、壮族蛙崇拜的起源

壮族地区自古以来就存在着对蛙的崇拜。壮族古代没有自己的文字,其文化历史的传承一般是由口头文学来完成。因此,我们可以从壮族的口头文学中来了解壮族崇拜青蛙的起源问题。

流传在广西东兰、巴马、凤山等壮族地区的《蚂虫另歌》(蚂虫另即青蛙)唱到:“天下树有根,地上水有源。说其孝蚂虫另,更是有来源。说来根底长,数来源流远。说到布洛陀,数到姆六甲。才对它的根,才中它的源。”歌谣中提到的布洛陀、姆六甲都是传说中壮族的祖先。

布洛陀、姆六甲的出现,表明壮族的蛙崇拜可上溯到远古社会时代。“鉴于它最终归之于姆六甲,而姆六甲又是壮族社会中的女性始祖,‘姆’为壮族对妇女的统称。因此,具体地说,壮族的蛙崇拜,当不晚于母系氏族社会。”


二、壮族蛙崇拜的现象

从考古发掘、历史文献以及民俗学资料来看,壮族先民在传统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中都存在过或保留着蛙崇拜的遗风。

虽然随着时间的推移,壮族的蛙崇拜在历史上有过不同程度的变迁,但与青蛙有关的神话传说、节日习俗以及民间艺术等至今仍在壮族地区广泛流传。

1、神话传说中的蛙崇拜

在壮族地区,流传着许多关于蛙与本民族息息相关的神话传说和从远古流传下来的歌谣。有些是关于蛙与生育神、祖先的创世神话;有些是关于蛙与上古习俗的传说;有些是关于蛙人婚媾的神话故事;有些是关于蛙与丰饶崇拜关系的歌谣和神话传说等。在这些传说中,最值得我们注意的当是那些通过蛙人婚媾形式来表现青蛙生殖力的。

广西隆林壮族地区流传着《青蛙仙子》的传说:作为人类代表的老三一家,正面临着绝种的严峻情况。这时,黑青蛙变成人形来到了他们家中,并与勤劳的老三成婚,繁衍下了后代,使这个家庭的生殖危机得到了解决。

在广西百色壮族地区流传的故事《蛤蟆皇帝》,说的是有一位风水先生家的三媳妇生下了一只蛤蟆,蛤蟆长大成人后,想娶公主为妻,于是变成了一个英俊的小伙子,如愿娶到公主,并当上了一个把国家治理得很强大的皇帝。这些神话故事都揭示了这样一个道理:青蛙能变人以及与人婚媾后所具有的巨大、神奇的生殖力量。

除了蛙人婚媾的神话故事外,壮族地区至今仍流传着许多蛙与丰饶崇拜文化有关联的歌谣和神话故事。比如流传于广西大新县壮族地区的《会说话的青蛙》、广西东兰县大同乡里龙村流传的《蚂虫另歌》等都是描述青蛙对于人类农业生产的神奇作用。

在这些神话传说中,青蛙被赋予了非凡的智慧,并被视为民族的保护神,成为了人们崇敬与歌颂的对象。

2、节日习俗中的蛙崇拜

蛙崇拜已经渗透在壮族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至今在壮族地区仍流传着许多与蛙崇拜有关的节日与习俗。其中最为有名的是在红水河沿岸的广西东兰、巴马、凤山和天峨一带壮族地区流传着的一年一度的祭祀蚂虫另的盛会——“蛙婆节”。

壮族一般称青蛙为“蚂虫另”,但对祭祀盛典中的青蛙则尊称为“蛙婆”。“蛙婆”是吉祥的象征,是母神的化身,在蚂虫另中具有崇高地位。

整个节日活动以祭祀“蛙婆”为主,一般从农历正月初一(或初二)开始,持续一个月之久。由于地域差异,各地的起止时间及活动仪式不完全一样,但整个过程大体包括找蛙婆、祭蛙婆、陪蛙婆出游、葬蛙婆四个部分。

(1)找蛙婆。正月初一清晨,全村的男青年就全体出动到田野里找青蛙,第一个找到青蛙的人,被认为今年运气好,他必须通报众人,放七声土炮,向雷神报喜,表示他与青蛙结婚,成了雷神的女婿,故称青蛙郎。

(2)祭蛙婆。一般有一个主祭人,可由青蛙郎充任主祭人,把青蛙放在一个精致的小棺材内,外罩一个彩纸扎的花轿,接着把青蛙抬到村寨的公共活动场所,悬于梁上,这时人们要击铜鼓,放鞭炮,围着青蛙唱《蚂虫另歌》。

(3)陪蛙婆出游。人们抬着青蛙游村串户,到各家去祝贺新年,每家都要向报喜的人们赠送米、钱,有些还送粽子、彩色鸡蛋。这些东西被认为是吉祥的东西,谓之“福寿品”,要全村人共食,据说有延年益寿、祛病强身的功能。男女青年为青蛙守灵,通宵达旦地唱山歌。

(4)葬蛙婆。这是蛙婆节的高潮,当天清早主祭人在歌场旁边竖起一根长的竹蒿,上扎红、蓝、白三色长幡,下支高架,悬吊铜鼓,不停地敲打。大家抬着青蛙的灵柩,唱着《青蛙歌》,绕着田地转一圈,然后抬到青蛙坟安葬。

就整个“蛙婆节”而言,作为主角的青蛙在人们的心中具有非常崇高的地位。在“蛙婆节”里,青蛙具有一定的独特性——不但具有神性,同时还被视为女性——这在远古时代常是生育神的化身。

同时,在“蛙婆节”活动中,很多的内容都是围绕祈求生殖——农作物的丰收、六畜兴旺以及人类生命的健壮和寿命的延长来展开。可以说整个“蛙婆节”自始至终都在体现壮族人民对青蛙的生殖崇拜和对丰饶的祈求。


看了以上的介绍是否对壮族蛙崇拜更加了解了呢,更多中国少数民族文化请关注历史文化栏目。

标签: 壮族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