梓岚2018-04-26
赋是两汉四百年间最主要的文体。赋是由散文与诗(包括骚)交融而诞生的,它的主要特点是以铺陈的手法状物写情,语言大体整齐,讲究押韵、对仗,是介于诗与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赋既继承了《诗经》、《楚辞》的表现手法,也融入了先秦散文尤其是诸子散文的因素,如假托问答、夸张声势、铺排议论、历举故事等,都受了诸子散文的影响。赋的创作至汉代而出现空前繁荣的局面,并成为继诗骚之后一种能反映时代精神的新的文学样式。
纵观汉赋的发展,又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形成期,即自汉初至武帝初约六七十年的时间。其时的赋家主要追随楚辞的传统,他们的作品也被后人称为“骚体赋”,主要用以抒发作家的身世之感和幽怨之情。贾谊的《吊屈原赋》、《鵩鸟赋》,淮南小山的《招隐士》以及枚乘的《七发》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
《七发》言楚太子有疾,吴客往问之,并以七事启发太子。赋中吴客以夸张的语言铺陈了音乐、饮食、田猎、观潮等盛况,从而使太子据几而起,霍然病己。这是一篇结体完整、气势宏阔、描写繁富的新体赋,标志着汉赋的正式形成。
二是全盛期,即自武帝初年至东汉中叶约200余年的时间。这一时期的作家作品最多,特别是武、宣时代,汉赋达于鼎盛。其时的作家除号称“四大赋家”的司马相如、扬雄、班固、张衡外,还有东方朔、王褒、严助、枚皋、朱买臣、吾丘寿王等人。他们的作品多是“润色鸿业”、“劝百讽一”极铺张之能事的散体大赋;而司马相如的《子虚》、《上林》二赋实标志着汉赋兴盛期的到来,并奠定了大赋铺张扬厉的固定体制。
此外,扬雄的《羽猎》、《长扬》等赋除驰骋想象,铺排夸饰,表现出汉赋的基本特征外,又具有典丽深湛、词语蕴藉的特点,从而与司马相如并称“扬马”。班固的《两都赋》和张衡的《二京赋》则是典型的京都大赋。它们把汉大赋关注的天子、王侯奢靡生活题材转化为关乎国家、社会的重大问题,使作品中所表达的思想内容具有更广泛的社会基础,并丰富了汉赋的文化蕴涵。
三是转变期,即自顺帝以至汉末的百余年间。这时期的创作虽亦间有大赋出现,然多是讽刺时世、抒情言志的小赋。像赵壹的《刺世疾邪赋》、蔡邕的《述行赋》、祢衡的《鹦鹉赋》等,便是其中的佳作。它们已开魏晋赋之先河。
总起来看,汉赋尤其是汉大赋,不但表现了汉帝国的强大声威和宏伟气魄,有助于我们认识强盛期的封建社会和发扬民族自信心,有助于我们理解汉代的政治、经济、民俗、史地和汉人“以大为美”的审美意识;而且,它对文学题材的多方面开拓,对文学表现艺术的新的探索,及其创作的广泛性、专业化,都为文学独立于经学和继续发展做出了贡献。
中国历史网 罗生门橘子 2020-09-25 10:47
中国历史网 罗生门橘子 2020-09-25 10:44
中国历史网 历史君 2020-09-25 10:35
中国历史网 历史君 2020-09-25 10:31
中国历史网 罗生门橘子 2020-09-25 09:54
中国历史网 苹果 2020-09-24 17:30
中国历史网 苹果 2020-09-24 17:14
中国历史网 苹果 2020-09-24 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