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也有长城 江南长城在哪里你知道吗

梓岚2019-07-16

江南长城在哪里

台州府城墙,又称江南长城、江南八达岭,全长6000余米,现存5000余米,东起揽胜门,沿北固山山脊逶迤至烟霞阁,于山岩陡峭间直抵灵江东岸,延伸至巾山西麓,依山就势,俯视大江,尤以北部最峻。 

江南城墙的历史

台州府城墙始建于东晋,历史上曾多次拆毁、重建及修缮,元朝时期台州府城墙以其防御水患的重要功能免于拆除,清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建瓮城,是一座具有军事防御与防洪双重功能的府城城墙。

东晋元兴元年(402年),郡守辛景在临海大固山筑子城抵御孙恩,台州府城墙的初始形态得以形成。

唐朝初期,临海升为州治,行政等级得到提升,城郭规模得以扩建。

唐朝末期,台州降宋时,拆除雉堞以示诚意。

北宋宋真宗时期,完全按原样修复了城墙,重建后,逐渐形成“九门”规制,包括外城的镇宁、兴善、丰泰、括苍、崇和、靖越、朝天七门及子城的顺正、延庆二门。

北宋庆历年间,暴雨引发洪水冲毁了台州府城墙,知州彭思雨修复城墙,“城筑高于前,而坚亦如之”。此次修复工程在原有夯土墙外包青砖,增强稳固性和刚度,西南临水面用条石砌筑,后来台州太守钱暄“增治城堞,垒石为台,作大堤捍之”,较大地强化了防灵江洪水的能力。

另外,由于临海城内地势东低西高,北固山溪流汇聚在城东洼地,常因降雨而泽国一片(即东湖扩大前的水域),几乎无法居住与通行。因此,熙宁四年(1071年),时任太守钱暄根据历年的山洪的水流量和流向等情况,利用原有自然地理特点,将东城墙西移至东湖之西,并扩大原东湖水域,修整岸线,疏通东湖与灵江的水道,不仅解除了内涝威胁,而且为临海城东面增加了一条大跨度的天然

护城河。由此,临海城墙的格局基本定型。

元朝建政初期,因统治需要损毁了许多城墙,台州府城墙也因完善的防洪体系而幸存。

明朝,中国的东南沿海常受到倭寇偷袭与抢掠。临海城墙虽能挡住洪水,但无法抵御倭寇的袭扰,往往损失惨重。嘉靖三十二年,在受到倭寇多次掠夺而付出惨重代价后,遂于当年花巨资对临海城墙的城防系统进行强化建设。嘉靖三十六年,戚继光驻守台州抗倭,根据军事防御特点进一步改善临海城墙的防御能力。

清代顺治十五年(1658年),再次进行城墙建设,在原有基础上增高了城墙高度,减少了垛口数量,形成了较完善的防御体系和较强的防洪能力。

1956年至1958年,城墙东面崇和门及相连的约1800米的城墙被逐步拆除,故址开辟为东湖路和大桥路,部分城砖作修小高炉炼钢之用,而西、南两面的城墙防洪作用明显,北面的城墙在起伏的山脉中,因此避免了拆除的命运,剩余的城墙西、南段沿江部分约2370米。

1962年,临海县人民政府把北固山东段(长100米,宽5米)城墙空地提供给军分区高炮营建停炮坪,当时北面城墙由于附近居民偷拆等因素已基本损毁。

1984年,在西城中段(原括苍门旁)开辟望江门,东、西分别连接巾山路和望江大桥。

1998年,望江门改为单孔,加宽、增高并增设城楼。

1995年8月,临海市举行“临海建设名城,修复古城墙”动员大会,号召市民“我为名城献一砖,万民修复古城墙。”同年,台州府城墙修复工程动工。

1998年,历经三年,台州府城墙全部修复,首届江南长城节迎来了台州府城墙工程竣工剪彩。

2011年6月,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台州府城墙进行了考古勘察。根据考古勘探,认定台州府城墙分别于宋、明、清三代进行过重修,与史料记载完全对应,且各个朝代层次分明。该次勘探由于挖掘的深度及选址限制,唐代墙体难以确定,但可以确定台州府城墙的扩建时间在唐代初期。

江南城墙的四大建筑特点

一、体现典型的明清城墙规制特点

台州府城墙规格与规划布局基本符合传统的礼制文化要求,与襄阳、荆州等明清城墙是同等行政级别的规格,只是较以往更高大、更坚固,具备明清城墙的典型城防单元和完善的城防体系,蕴含了浓郁的传统文化特色。

二、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

临海古城的选址考究,其城墙形式随山就势,并根据防倭的军事要求,利用当地的自然地理特点进行城防系统的创新,强化了防御效能,且与南方的地理气候与社会文化高度协调,具有南方城墙的形制特点。又因为滨江近海,其防洪抗倭功能特点突出,体现了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

三、具备缜密的城防系统

临海虽仅为府城,但军事防御系统完整复杂且有创新之处,其所体现的建筑工程和军事防御技术水平并不亚于同时代的边界城墙与都城城墙。

四、运用高超的筑城技术

台州府城墙用料考究、城砖砌筑方式和质量管理都和明清都城建设一脉相承,细节设计到位,体现了明清高超的筑城技术。

标签: 江南长城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