梓岚2018-01-04
春秋时代楚平王误听谗言,将大夫伍奢全家斩尽杀绝。伍奢次子伍子胥历尽艰难,逃到吴国,成为吴国重臣,后率领军队攻破楚国都城郢。相传,伍子胥为父兄报仇雪恨,曾经挖开楚平王的坟墓,怒鞭平王尸体三百下。对于这一传说,古文献存在“鞭尸”和“鞭坟”两种不同记载,而近年又出现一种完全否定“鞭尸”“鞭坟”的意见。
一、鞭尸说。
《史记•吴太伯世家》云:“子胥、伯韶鞭平王之尸,以报父仇。”《史记•伍子胥列传》曰:“及吴兵入郢,伍子胥求昭王,既不得,乃掘楚平王墓,出其尸,鞭之三百,然后已。”可见,司马迁记此事应当无误。扬雄《法言•重黎》也有这种说法,然后批评伍子胥“鞭尸籍棺,皆不由德”。东汉赵晔《吴越春秋•阖庐内传》,除记有“掘墓鞭尸”的情节外,更增加了“左足践腹,右手抉其目,诮之曰‘谁使汝用谗谀之口,杀我父兄,岂不冤哉’”的细节。照此看来,说伍子胥掘墓鞭尸,是有根据的。
二、鞭坟说。
此说首先见于《吕氏春秋•首时》的记载,说伍子胥“亲射王宫,鞭荆平之坟三百”。《穀梁传•定公四年》则说,他“抵平王之墓”。《淮南子•泰族训》和《越绝书•荆平王内传》也都说伍子胥鞭坟。从古文献史料价值来看,《吕氏春秋》成书早于《史记》一百多年,所言楚国史事应当是可信的。这样,伍子胥只是鞭坟三百,没有掘墓鞭尸。
三、否定说。
张君在《武汉大学学报》1985年第三期上发表《伍子胥何曾掘墓鞭尸》一文,完全推翻“鞭尸”和“鞭坟”两说。他认为,伍子胥既没有掘墓鞭尸,也没有鞭坟泄愤,甚至连破鄭之战都未参加。
其主要理由是:
(一)《春秋》等记载春秋时期史事最早又最有权威的典籍,都没有提到过这件事。《左传》仅记载楚平王杀伍奢一家的事,用谴责的笔调,而对伍子胥用同情的笔法,屈原也称赞并自拟于伍子胥。
(二)吴国军队攻入楚国郢都,正是孔子在世的时代。孔子最容不得乱臣贼子,伍子胥引吴入室,掘墓鞭尸,可谓罪大恶极,但孔子言论却只字未提。
(三)《公羊传•定公四年》明确记载伍子胥忠君、不报私仇的思想:“事君犹事父也,亏君之义,复父之仇,臣不为也。”他主观上也不愿做掘墓鞭尸之事,这是十分重要的。
伍子胥掘墓鞭尸的故事,已经流传两千多年,并被改编成无数戏曲、传奇、小说,在民间广泛流传。但是历史真相究竟如何,看来只能存疑。
更多未解之谜推荐阅读:
中国历史网 罗生门橘子 2020-09-25 10:18
中国历史网 罗生门橘子 2020-09-25 10:14
中国历史网 罗生门橘子 2020-09-25 10:02
中国历史网 罗生门橘子 2020-09-24 17:38
中国历史网 罗生门橘子 2020-09-24 17:21
中国历史网 罗生门橘子 2020-09-24 17:16
中国历史网 罗生门橘子 2020-09-24 17:09
中国历史网 罗生门橘子 2020-09-24 1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