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泊凉2018-10-31
金庸从1955年开始至1970年代封笔,总共写了14部武侠小说,根据保守估计,金庸小说全球发行量已经超过了3亿册,翻拍或者跟他作品有关的电影电视粗略统计也已经超过100多部,可谓小说界“中国第一IP”。
2010年,金庸小说在内地重新结集出版,金庸版税收入350万,仅名列当年作家财富榜第12位。
金庸不只是一个武侠小说家,更是香港著名报纸《明报》的创办人。
《明报》创办时,资本仅10万元港币。到《明报》1991年股票上市时,其市值已达8亿7千万港币,金庸独占六成。1992年,《明报》的年利润已经达到了一亿港币,金庸以12亿港币的资产,名列香港百富榜第64位。上世纪90年代,金庸已经是香港报业大亨,香港新闻界乃至传媒业界“报刊帮主”一般的存在。
有钱人家小少爷
金庸原名查良镛,出身浙江海宁名门世家查家,出过“一门七进士,叔侄五翰林”。康熙给他们查氏一族宗祠提的是“唐宋以来巨族,江南有数人家”,家里良田千亩,藏书甚丰。
著名诗人徐志摩,是他表哥。
他的父亲是一位受过西式教育的大地主,在金庸小时候送给他人生中的第一本小说是狄更斯的《圣诞颂歌》。
这样的成长环境加上家族基因的天赋加成,金庸从小就是一个学霸级人物。
15岁赚到人生第一桶金
金庸的经商天赋是在中学时期显露的,他看到很多同学为准备入学考试而苦读,灵机一动和两个小伙伴一起总结了考试经验之后,搜集了许多中学招考试题,三人分头加以分析解答,并用一种方便查阅的方式编辑成册,合写了一本书《给初中投考者》,自行组成出版社公开出版发行。
结果这本书从丽水畅销到临近的江西、福建和安徽等省。因这本书的收益,这三位少年编者不仅中学时代衣食无忧,而且还积下了高中毕业后去重庆考大学的经费,可以说是金庸靠自己的笔头挣得第一桶金。
笔杆子里写出来的“霸道总裁”
那年金庸才31岁,在香港《新晚报》做编辑。某天主编告诉他,之前在报纸上做武侠小说的同事连载结束不写了,需要他接上。于是开启了金庸的武侠小说创作之路,那是他的第一部作品《书剑恩仇录》。那个在他之前连载小说的同事,叫梁羽生。
金庸的武侠小说一炮而红,1958年香港峨嵋电影公司将他在《香港商报》的连载《射雕英雄传》拍成了2集的粤语长片,而那个时候金庸小说甚至尚未结集出版。金庸靠着《射雕》的热度挣得一些本钱,在1959年开始追逐自己的梦想,创办《明报》。(金庸:人创业要做自己熟悉的事情,不熟悉的事情做不好,我做过报馆里所有的工作,我很熟悉,所以我办报)
然而现实却是相当的“骨感”:《明报》立之初发行量十分惨淡,报社只能苦苦支撑。《明报》创刊之初,金庸连载的正是《神雕侠侣》。“一见杨过误终身”,《射雕英雄传》续作的《神雕侠侣》好歹帮助金庸稳定住了6000份销量。金庸用自己的武侠小说使得《明报》逐渐走上正轨,然后他用自己的本名“查良镛”写的社评,将《明报》一举推上香港知识分子必看报纸的位置。
金庸是学《国际法》出身,对国际政治和局势分析很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在20世纪60年代复杂的国际环境之下,他的社论观点独到犀利,阐述简单易懂,很快为《明报》扩大了影响力。下午写社论,国际局势,波云诡谲;晚上写武侠小说,江湖恩怨,儿女情长。社论2000字,武侠小说5000字,坚持日更20年,足以让当今很多网络写手汗颜。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明报》的读者并不知道,写武侠小说的“金庸”和写社论的“查良镛”是一个人。
经过多年辛苦经营,《明报》在上世纪80年代已经成为一家兼营报社、出版、旅游、印刷乃至地产的报业集团,《明报》销量已经高达十二万份。
金庸靠一支笔杆子,将自己写成了总裁。
金庸对朋友很豪爽,出门吃饭乐于买单,朋友倪匡要用钱找他预支版税,他也二话不说,十数万的金额慷慨允之,顶多加一句:“钱不要乱用啊”。然而对于稿费,他却可谓抠门。《明报》给专栏作者的稿费不高,然而由于口碑上佳,在《明报》有专栏差不多是香港文化人地位的一个象征。由于金庸德高望重,所以谁都开不了口跟他要求加稿费。
徐志摩
然而还是有勇者存在的,那便是金庸的老朋友倪匡,再加上他的妹妹亦舒。倪匡和他很熟,一起吃饭的时候乘着酒劲要求加稿费,金庸左推右挡,勉强加了百分之五,聊胜于无。倪匡打电话去骂,结果金庸用一封长信,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卸了倪匡的气势。倪匡的妹妹亦舒更为辛辣,直接在自己的《明报》专栏上写文骂老板吝啬,不加稿费。金庸巍然不动,不予回应,亦舒也只能作罢。
香港文坛这一对不好惹的兄妹,就这样被金庸治得服帖。金庸对于认为要管理好一个企业,一是要管好钱,二是要管好人。对稿费支出的严格控制,明显属于他“管好钱“的那一部分。面对人才,他愿意哄着供着,任他们发挥才华,“是人才自然不会对你说假话”“在我这里说假话的人立刻就要被开除”。
金庸是个文人,15岁的时候靠自己的知识赚取了学费,之后靠自己的文字找到了工作。他以文字为生,靠写字成名,用自己的才华创业,乃至于他的管理理念都带着一股书生气“须以真、诚相待,不能作假”。他如此成功,确如倪匡所说,在中国文人历史上前所未见,而在商人中恐怕更是少有。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说,金庸的武侠小说,和他建立的《明报》集团,在香港的历史上,都写下了特殊的一笔。
中国历史网 历史君 2020-09-25 10:39
中国历史网 历史君 2020-09-25 10:29
中国历史网 历史君 2020-09-25 10:12
中国历史网 历史君 2020-09-25 10:07
中国历史网 苹果 2020-09-25 09:59
中国历史网 历史君 2020-09-25 09:55
中国历史网 历史君 2020-09-25 09:50
中国历史网 罗生门橘子 2020-09-25 09:47